当前栏目:黄石非遗

探秘荆楚农耕文化记忆:牯牛洲打硪歌,一人唱来众人和

来源:黄石日报社    时间:2023-07-06

分享:

牯牛洲打硪歌在牯牛洲代代相传,约有200年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设工地上再也见不到过去那种肩挑背扛,打硪修堤筑坝盛大的劳动场景了,优美动听的打硪歌逐渐被人们淡忘。牯牛洲打硪歌作为黄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是传统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珍贵的明珠。

  起源于劳动
  牯牛洲打硪歌的原创人是牯牛洲人高殿杨(清嘉庆1811—1852),第一代传承人方干卿(清道光1831—1895),第二代传承人唐应祥(清同治1874—?),第三代传承人章长安(宣统三年—1976),第四代传承人吕成联,生于1933年,现已离世。现今的代表性传承人叫高永舟,生于1949年,居住在西塞山区河口镇牯牛洲村。
  打硪歌是在特殊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
  牯牛洲地处河口镇东北的长江江心,是长江河床隆起的沙洲。与牯牛洲隔江相望处有一个村庄,名为牯牛洲村。牯牛洲村先人最早是在洲上落脚种庄稼,后来因涨水季节常被江水淹没,村子就搬迁到江岸高处去了。牯牛洲村紧临江堤,每逢汛期,常因为决堤导致农田房屋被淹没,民众为了生计,经常和洪水作斗争,年年修堤筑坝。在艰苦的劳动中,牯牛洲人民创造了打硪号子,牯牛洲打硪歌因此应运而生。
  

  多为即兴创作
  打硪,就是打夯,打硪歌就是打夯时喊的劳动号子,是牯牛洲人在修坝、筑塘、垒堰、填屋基时唱的一种传统民歌。
  硪是筑堤坝、砸地基或打桩时用的工具,通常是一块重达百余斤的圆台形石磙,四周凿有绳孔。群众在修堤筑坝时,8人持绳将圆台形石磙扬起,然后一齐松手放下,让重力把新土压紧,如此反复数遍将堤坝夯实夯牢。
  打硪是一种高强度体力活,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为了统一指挥石硪起落,做到步调一致、一起用力和提神鼓劲,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作了一种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的劳动号子,这就是“打硪歌”。领唱者有唱词,句式一般是七字句、十字句,也有用五字句的。合唱者只唱一些感叹词,如嗨、呀等。领唱者都是喊号子的高手,声音洪亮,听到的人精神为之一振。打硪歌,声调高亢,节奏性强,一唱众和,边打边唱,用以协调动作、缓解疲劳、凝心聚力,增强团队精神。打硪时如不唱打硪歌,就没有活跃的气氛,没有统一的号令,就不能同时用力,硪就很难打,土就不能夯实。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牯牛洲打硪歌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所唱内容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有当今时政,更多的是鼓劲加油,随唱随编,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哪里唱到哪里,语言朴实生动,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在打硪歌的启发下,河口镇有些蕴藏在民间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一浮出水面,如二港村的傩舞、闸口的浪子抛绣球、河口花鼓灯等都出现于田边地头。(本文得到合作单位黄石市群艺馆大力支持)黄石日报社记者 丁耀坤/统筹 顾文娟/文 实习记者 李航/图 记者 彭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