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热烈的阳光下,西塞山区河口镇新港村亿宝农场300亩油菜花田花浪翻涌,灿烂夺目。
“丰收在望!”看着眼前金灿灿的花海,亿宝农场负责人易渡喜满脸喜悦。可谁曾想到,两年前这里还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新港村党支部书记郑卫东介绍,这300亩土地原本是村里的耕地,但由于地势低洼且排水困难,一遇大雨就会积水,久而久之成了一大片池塘,并有了一个新地名:新港村栗子湖西塘。
2023年,我市通过实地勘察、卫星遥感影像对比等方式,对每一个疑似流失的耕地图斑进行逐一核实、逐项核对,发现新港村栗子湖西塘这片区域改变了耕地用途。当地随即投入数十万元资金,启动了栗子湖西塘永久基本农田恢复整治工程,从2023年8月至10月,3个月时间,让这片土地重获新生。
去年,易渡喜租赁下这片耕地,第一年试水种下油菜等农作物,收成不错。今年,他种下了抗倒伏、出油率更高的油菜新品种,目前花期正旺、长势喜人。易渡喜简单算了一笔经济账,今年油菜、黄豆两季轮种,预计能带来数十万元的收入。
这是我市近年来加强耕地保护取得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据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耕保科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市恢复耕地3.91万亩,2024年恢复耕地2.86万亩,连续两年实现耕地净增加,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159.8万亩,超出耕地保护目标。
2023年以来,我市以最严格的措施抓耕地保护,以最坚决的态度抓问题整改,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扎实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坚持常态化开展耕地保护上门服务,明确耕地保护方法路径,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抓手积极探索“林耕置换”“小田并大田”工作,成功打造还地桥镇莲花洲4000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等示范区,进一步优化耕地布局。(记者 廖巍巍 彭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