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黄荆山下,工业热浪与市井烟火交织升腾。东贝高端商用压缩机智能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舞动,一排排转子式压缩机整装待发;夜幕降临时,黄石时光汇霓虹闪烁,美食街烟火缭绕,人流如织。
一昼一夜间,开发区·铁山区以智能制造的“硬核实力”和市井烟火的“民生温度”,勾勒出一幅“产业强基、项目聚势、消费焕新”的高质量发展图景。
产业强基:三线并进激活新动能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浪潮中,开发区·铁山区以“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主线,通过技术革新与政策赋能,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在沪士电子AI智能服务器电路板项目车间内,120台设备组成的全自动化产线,让生产效率提升20%;全球最大PCB单体工厂黄石广合精密电路,则以“黑灯工厂”实现设备智能连线率超传统工厂5倍。1-4月,沪士电子、黄石广合精密电路的产值均实现60%以上的高速增长。
“企业的痛点,就是政策的靶点。”开发区·铁山区经信局副局长袁长青介绍,该区建立“免费诊断—方案定制—分级奖励”机制,每年为40家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体检报告”。宝科智能装备引入工业互联网系统后,生产周期缩短5%、合格率提升至99%。1-4月,该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18亿元,同比增长152%,政策“组合拳”正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加速度”。
新兴产业培育依托“初创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梯度体系,一季度新增660家市场主体、22家“四上”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华新水泥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未来产业在龙头引领下也实现“链式生长”。以东贝压缩机为例,该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突破-200℃超低温技术,年均研发新品超130个,不仅实现技术领跑,更带动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1-4月,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光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2.79%、18.15%,工业经济“量质双升”态势明显。
龙头聚势:项目招商释放“磁吸效应”
26日,全洋光电G8.6代金属掩膜版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个投资5亿元的二期工程,正以分秒必争的态势推进建设,主厂房即将拔地而起。
龙头项目的落地,本质是产业生态的重构。作为国内首条第8.6代金属掩膜版生产线,它不仅填补国内大尺寸AMOLED核心材料空白,更吸引着上下游企业向开发区·铁山区加速集聚。项目达产后,可带动全市显示行业关键环节竞争力提升,助推光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跃升。
这种“以点带面”的招商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一季度,39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220.3亿元,同比增长81.9%。
5月,昆山协怡鑫电子再次追加投资,从镭射钻孔配套到布局高阶线路板项目,该企业副总经理陈程直言:“完善的产业配套与‘店小二’式服务,让我们决定追加投资。”
与协怡鑫电子一同落子的,还有楚泰鑫扩产、宸章与梦特锐等楚商回归项目,“引来一个、带动一串”的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招商创新是聚势关键。该区推行“一月一签约”模式,依托基金招商、链式招商等创新打法,构建起“招大引强—产业配套—集群发展”的循环。
“签约只是起点,服务永无止境。”开发区·铁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该区项目建设的关键攻坚与突破之年,全区将全力以赴实现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3个的目标,以高质量招商建功支点建设。
消费焕新:烟火升腾点燃增长极
华灯初上,黄石时光汇霓虹流转,文创美食街烟火升腾——孩童追逐巨型IP光影,食客沉浸于烤架上腾起的肉香。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在开发区·铁山区已成常态。
“五一”开业的商业综合体黄石时光汇,引入20余家首店,从萌宠友好社交地到XR沉浸式体验馆,构建一站式消费新场景,为开发区·铁山区注入新的消费活力。
与之呼应的是百花商业街、光亮邻里中心等一批市级特色商业街同步改造升级,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优化街区环境,与黄石时光汇形成“地标引领、街区协同”的多层次商圈体系,不仅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更推动区域商业版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繁荣,让消费活力在街头巷尾竞相迸发。
把握春节、“五一”消费旺季,该区打出“政策+活动”组合拳,全方位点燃消费热情。在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促销活动中,区级专项资金与商家优惠叠加,购车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直接让利消费者,活动期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
数据显示,该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消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开发区·铁山区商务局局长陈天乐表示:“我们正通过业态创新与场景升级,让烟火气转化为发展底气。”
站在黄石未来科技城俯瞰,工厂区的LED灯带与商业区的霓虹在暮色中交织。在这里,工业齿轮的转动与消费热潮的奔涌同频共振,共同奏响新时代的发展协奏曲。(记者 张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