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要闻

大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激活创新“一池春水”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10-28

分享:

24日,记者从大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省知识产权局官网日前公示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创建拟推荐名单,该市作为全省唯一县(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创建推荐名单,标志着大冶知识产权工作已迈入全省县域第一方阵。

近年来,大冶市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持续纳入该市深化改革工作内容,结合“科创引领工业振兴”“优化升级营商环境”等“五大攻坚”行动,推动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制定落实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和资助奖励政策,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和保障能力,有效激发了城市创新活力。

该市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奖励资助政策,制定出台《大冶市资助奖励标准化、质量品牌及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冶市推行惠企政策第四批“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规范执行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将高价值专利大赛获奖等10余项资助奖励纳入该市“无申请兑现”改革事项,每年在科技专项资金中列支数百万元支持知识产权强市建设。2019年以来,该市累计发放知识产权奖补资金2600余万元,惠及企业635家。

大冶聚焦重点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加大商标培育与服务力度,依托知识产权工作站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等工作载体,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等活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及线上服务平台,打造综合性公共服务专区,引进5家优质知识产权分支服务机构,依托高校优势学科与高层次、专业人才,助力企业产品开发、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应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建立运行“白名单”推送、政银企保服合作对接机制,加大贴息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该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5件,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家,中国驰名商标5件、地理标志商标6件、湖北省优势商标19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知识产权保险均实现零突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超9亿元。

与此同时,该市持续创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模式,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双跨”协作、知识产权“两站”建设等2项改革落地见效,跨区域协作快速查办了侵犯“毛铺”“三棵树”等知名商标专用权案件;成立大冶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由专业调解员驻庭参与调解,近两年,累计调解知识产权纠纷150余件,成功率达98%;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30余个,各站点与知识产权行政、司法等部门开展直通协作,并吸纳服务机构、高校院所、知识产权专员等共同参与,形成协同联动、快速反应的“一站式”服务专区。

“目前,大冶正在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知识产权顶层制度设计和实施保障。”大冶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安青表示,未来,将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知识产权快维中心为中心工作,将知识产权作为该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的重要动力,开展知识产权对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提速推动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升级,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殷珂 通讯员 黄欢 周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