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合精密电路公司的“机器人”小车在生产车间运输电路板
晨曦微露,金辉遍洒,映照着开发区·铁山区沸腾的发展图景:九创电子项目工地上,工程车辆往来如梭;艾博智能装备公司的精密加工车间内,激光刻码、自动上下料等一道道工序衔接流畅;诺德股份发布AI电子铜箔新品,实现从“箔”到“算力引擎”技术跃迁。一幕幕场景交织,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涌动着攻坚克难的发展热浪。
这火热场景的背后,是开发区·铁山区以“项目建设攻坚年”与“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双引擎,聚焦“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的核心目标,通过创新实施“清单管理盯任务、挂图作战明节点”的精准调度机制,推动责任层层压实、服务步步前移。政策温度与执行力度的同频共振,催生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让高质量发展根基愈夯愈实。
攻坚之势,必结硕果。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已开工项目84个、竣工项目65个。一张张“纸上蓝图”蜕变为“地上实景”,不仅筑牢区域发展的“压舱石”,更点燃了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走进广合AI服务器线路板智能制造项目的生产车间,一辆辆“机器人”小车在生产车间来回穿梭,将电路面板运输至一道道加工工序,智能制造带来的静谧与高效,展现出产业转型的硬核实力。同样在创新赛道疾驰的,还有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其高性能玻纤纱生产线上,40台新购置的拉丝机高速运转,产出的低介电玻纤纱比发丝还要纤细,却蕴含着打破垄断的“强大能量”,成为国内高端服务器及AI芯片封装基板稳定供应的“主力军”。而作为国内高端数字电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捷蒽迪科技集团投资建设的捷蒽迪黄石高端数字电源基地项目,新生产线已投入生产,不仅填补了黄石AI算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空白,更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按下“加速键”。
项目能“跑起来”,核心在于服务先“优起来”。开发区·铁山区以自我革新的勇气破除发展瓶颈,让政策红利像“及时雨”般精准滴灌项目全生命周期。针对项目前期审批流程繁琐的痛点,创新推行“招商洽谈、土地准备、方案设计”三同步前置服务模式,推动顺亿冷链物流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为破解重大项目建设周期长的难题,该区深化“一个纪要管开工”“桩基先行”等改革举措,让全洋光电G8.6代金属掩膜版、城发·大健康智能医疗设备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提前2个月开工。此外,还创新建立“三级响应、限期销号”问题解决机制,像“急诊室”般高效化解神通光学镜片生产基地项目用电、协怡鑫精密钻孔项目用地等70余个建设难题,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服务效能的提升,关键在干部队伍“强起来”。该区将“干部素质提升年”与项目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店小二讲堂”传经送宝、先进地区对标学习等举措,全方位锤炼干部专业能力;同时精准兑现政策红利,有效激发企业经营活力,提振企业投资信心。
硬核实绩赢得满堂喝彩:全市三季度经济发展排名名列前茅,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位居第一,宏和项目获评市级“红旗项目”……一项项荣誉,既是对过往攻坚的肯定,更是对区域发展底蕴的彰显。
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开发区·铁山区正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谋划未来:持续巩固深化“双年”建设成果,聚焦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精准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对“三同步”“桩基先行”等服务模式进行迭代升级,推动审批再提速、要素保障再优化,促使项目服务从“碎片化”协同向“系统性”重塑升级,持续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系统性破解“三区三线”、土地报批等关键瓶颈问题,构建从签约移交到投产达效的无障碍高速通道,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以高质量项目驱动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
记者 张春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