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热点关注

26万“小工程”让村民乐享新生活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8-05

分享:

“你看这广场多敞亮,沟渠也修得整整齐齐,晚上路灯一亮,心里都亮堂!”4日,漫步在阳新县枫林镇大桥村新建成的场地旁,村民黄荷花的赞叹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7月24日,枫林镇大桥村上、下口组场地建设工程历时4个月全面竣工。这项总投入26万元的民生工程,用实实在在的变化回应了群众多年期盼,成为该村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的生动注脚。

“以前这片地坑洼不平,雨天积水能淹没过脚踝,秋收时粮食都没处晒。”说起场地改造前的模样,上口组村民柯国强记忆犹新。这片场地,曾是村民出行难、晾晒愁、环境差的“心病”。

为解决这一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大桥村村干部多次利用农闲深入上、下口组,与村民围坐恳谈、倾听诉求,真正摸清了群众脚下的“泥泞”、心中的“疙瘩”,将场地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清单的头号项目。

经过平整、硬化、扩宽,该村建成了1792平方米的广场,彻底告别“晴天扬尘、雨天泥泞”;搭建了140米长的硬化沟渠及4处水泥管道,让雨季积水、农田排灌难题成为历史;4盏实用型路灯沿广场架设,照亮了村民夜间散步、劳作的归途。

工程推进中,村委会全程公开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邀请村民代表参与质量监督,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从平整土地到浇筑硬化,从沟渠清淤到管道铺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为民服务”的初心,曾经的“痛点”,如今成了村民交口称赞的“亮点”。

“这钱花得值!”在广场上带着孙子玩耍的刘莲花算起了“民生账”:“晒粮食不用再东挪西借场地,跳广场舞有了专属‘舞台’,村里的车辆也有停车的位置了,下雨出门不用再踮脚绕路……”朴实的话语里,是村民对工程最直接的认可。孩子们在平整的广场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在明亮的路灯下闲谈家常,村民们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美环境、聚人心。上、下口组场地建设工程看似是“小工程”,却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关键棋”。平整后的广场不仅是村民的“休闲场”,未来还可灵活用作临时农产品晾晒点、小型集市场地、临时停车场,为产业发展添便利;通畅的沟渠保障了农业生产“命脉”,让粮食种植更有底气;完善的设施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为吸引能人返乡、发展乡村旅游埋下伏笔。民生工程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正在大桥村悄然上演,奏响了一曲作风转变引领乡村发展的动人乐章。(记者 吴天韵 通讯员 胡亚斌 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