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鼻炎袭。当第一缕秋风带来些许凉意,许多人期待的“天高云淡”却成了另一些人“涕泗横流”的开始。随着秋季的到来,不少朋友开始饱受过敏性鼻炎的困扰:鼻子像关不住的“水龙头”,频繁打喷嚏、鼻塞、鼻痒、流清水样鼻涕,甚至伴有眼部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质量。
为何秋季过敏性鼻炎如此高发?有哪些典型症状?又该如何科学应对?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黄石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王森森,为市民朋友答疑解惑。
“秋季气温降低后,我们鼻腔黏膜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再加上室外空气较为干燥,一些植物在授粉过程中,花粉容易在空气中悬浮,人们吸入后便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王森森介绍,花粉并非只在春天出现,只是不同植物的花粉在不同季节达到峰值。秋季引起过敏的往往不是鲜花,而是蒿草、葎草、豚草等风媒性过敏原。这类花粉颗粒小、重量轻、易飘散,在空气中存留时间较长,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诱发过敏性鼻炎。此外,尘螨、真菌、宠物(如猫、狗)皮屑等,也是常见的过敏原。
多位“元凶”联手,使得秋季过敏往往比春季更为严重。“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王森森表示,“有些患者还伴有眼痒、流泪、咽喉不适等症状。”虽然这些症状与感冒高度相似,但二者仍有明显区别。“首先,过敏性鼻炎不会引起发烧,而感冒常伴随体温升高。”王森森解释,过敏性鼻炎通常仅限于局部症状,一般没有全身性不适,而感冒则往往伴有发热、乏力、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
如何缓解过敏带来的不适?“一般我们建议使用布地奈德喷鼻剂、曲安奈德喷鼻剂、氮卓斯汀鼻喷剂等药物。”王森森介绍,一些抗组胺类鼻喷雾剂能有效控制大部分鼻部症状。这类药物局部使用,全身吸收极少,包括儿童在内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均可安全使用。“口服抗过敏药物也能快速缓解鼻痒、流涕等症状,并改善眼部等鼻外症状。”王森森强调,所有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因症状稍缓解就擅自停药。
秋意渐浓,科学防护不可少。王森森建议,易过敏人群日常应做好个人防护和生活调理:首先,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防止花粉进入鼻腔,阻断过敏发生;其次,回家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或市售正规鼻腔冲洗液清洗鼻腔;最后,注意气温变化,适当保暖,避免着凉。
记者 余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