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黄石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2-01-19

分享:

文件名称关于印发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件类型黄政发
发文单位黄石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黄政发〔2022〕3号
发文日期2022-01-19 16:10:46 发布日期2022-01-19 16:10:46
效力状态有效 主题分类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黄石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9日

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黄石市深 化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对黄石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根据《黄石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结合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基础与形势

一、 “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成绩与不足

“十三五”时期,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的深刻影响,黄 石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 稳中有为工作总基调,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持续推动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 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创作活力持续迸发,涌现了长篇小说《汉 冶萍三部曲》 、电影《刘伦堂》 、话剧《刘伦堂》 、采茶戏《龙 港秋夜》 、现代楚剧《诗画铜都》 《我的美丽村庄》 、情景音乐 剧《只因为爱你》 、舞蹈《奋起》 、歌曲《船说》 等一批高水平、 有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文艺团体不断壮大,民间文艺团队数量 上升至 977 支,其中三星级以上团队 59 支,活动骨干 3 万余人。

演出演播深入推进,爱乐合唱团等团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获 奖,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赴北京音乐厅演出,并被中央电视台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个媒体报道,舞蹈作品《山寨猎舞》 、《绣 出幸福吉祥来》等入选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中老年春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 准化、均等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为 99%,全市“三 馆一站”覆盖率达到 1.41,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投资全方位、 城乡全发展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 快,建成开放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湖北地质馆、奥体中心、园 博园、矿博园、市群艺馆新馆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深入推进文 化惠民,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初步建立基层流动服务网 络,成功打造周末百姓大舞台、磁湖文旅讲堂、铜都欢乐大舞台、 富川大舞台等文化惠民品牌。不断丰富文化供给和服务内容,常 态化开展“美好新时代 ·周末百姓大舞台”、 “文化力量 ·民间 精彩”、 “百团大赛”等文艺展演,全面推进“戏曲进校园”工 作。文化志愿服务积极开展,组建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 服务分队,开展“大地情深”、 “春雨工程”等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效显著。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不断加 强, 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8 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2 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 个,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7 个。工业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亮点突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不断深化,颁布实施我国首 部工业遗产地方法规《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 ,举办第二届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发布新时期工业遗产保护宣 言《黄石共识》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 产预备名单》 ,国家矿山公园获批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非遗 保护传承水平不断提高,黄石市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在湖北师范大 学成立, 大冶刺绣等 13 个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 阳新布贴 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文化和旅游经济实力量质齐升。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不断提高,其中 2019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 48.2 亿元,占 GDP  比重达 2.73%。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工 艺美术、广播影视等行业在内的多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健 全,2019 年规上文化企业 85 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 11 家, 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6 家。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现有 A  级景区 24 家, 旅行社 47 家, 旅游星级饭店 28 家, 荆楚文旅名 县 1 个,湖北旅游名县 1 个,湖北旅游名镇 2 个,湖北旅游名村 5 个。优质旅游项目亮点频出,工业旅游专列火车开通,仙岛湖 天空之城、地心大峡谷等项目成为湖北旅游新地标。旅游业规模 不断扩大, 2019 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 1901.9 万人次, 实现旅 游总收入 97.89 亿元。

节庆赛事品牌效应初显。地方节庆活动亮点纷呈,各县(市) 区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节庆活动与非遗、研学、红色、康养、民宿、乡村休闲等相结合, 每年举办新春庙会、 “三月三” 庙会、土主会、邻里节、槐花节、樱花节、油菜花、桃花节等节  庆活动近百个。工业旅游会展品牌彰显,举办第二届全国工业旅  游创新大会,连续举办四届中国(黄石) 地矿科普大会。体育赛  事活动丰富多样,积极承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一带一  路”国际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中国女足超级联赛等全国知名赛  事,本土赛事品牌“黄马”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和“自  然生态特色赛事”称号,常态化举办阳新莲花湖龙舟赛、父子山  登山骑行活动等地域特色赛事。

文旅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深化机构改革, 2019 年 3 月正式 组建文化和旅游局,颁布“三定”方案,促进了机构、人事和事 业融合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机制,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 ( 2017—2020 年) 》,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出 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 ,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 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了社会各界参 与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 推动了市场化运营和多元化产业融合。 健全用人机制,落实县聘乡用政策,在社区、行政村全部设立城 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补齐基层文化队伍的短板。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了长 足进步,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 实基础,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主要体现在: 一是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不够鲜明,缺乏一 个完整的品牌形象及持续性的宣传主题。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不高,服务产品创新开发能力不足,缺乏足够吸引力,多元化的 文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三是文物活化利用不足,文物资源促进 经济发展不足,非遗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不够; 四是旅游要素市 场不健全,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还未形成旅游目的地体系; 四 是缺乏引爆全市文旅产业的引爆点,缺少具有带动力的大型文旅 综合体项目, 缺乏龙头旅游企业和景区。

二、 “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 性交汇,相互作用、相互激荡是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此大背景下, “十四五”时期黄石文化和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了新 的变化。

新发展格局孕育新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推动生活型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产 业和旅游产业等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综合性产 业,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开放度高,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释 放内需潜力,加快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 能够发挥“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特别是中共黄石市委 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决定,要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提升城市 能级和品质,加快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现代文旅产业,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这些重大发展规划和 战略布局必将给黄石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新挑战。

文化强国建设激发新动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期间推进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 “推进文化强省,打造荆楚文化品牌”。 黄石市具有“一江三山 六水”的生态格局, 山水文化内涵深厚, 历史文化底蕴丰富,非 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同时拥有世界级的工业文化遗产,是中 国工业文明发展史的见证和缩影,有条件在建设文化强国、文化 强省中谋求更大作为,建设文化强市。

科技创新提供新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 到 2030 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 领下, “新基建”、 “数字文旅”等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科 技创新成果将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步入智慧时代。黄石在产 业转型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 创新驱动发展。抓住这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机遇,将推动黄 石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催生新业态,优化传统业态, 从供给侧实现新跃升。

乡村振兴战略开辟新空间。《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 建议》 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黄石乡村旅游 具有厚实的软硬基础条件。黄石乡村地区保存有众多中国传统文 化村落、传承着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有红色革命根据地故 事、分布有大量优质山水林田湖景观组合,这些宝贵的资源,将 为黄石文化和旅游提供诸多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长江发展战略创造新环境。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湖北省政府为此发布   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 提出要建设长江   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黄石是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现代港口   城市,在长江沿岸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做了大   量艰苦的基础工作,集聚了丰富的文旅资源,正处于“厚积薄发” 关键时期。长江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引爆黄石长江经济带的文化   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

综合判断, 黄石文化和旅游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 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文化产 业和旅游产业疫后振兴任重道远,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任务重,区 域竞争加剧,边缘化风险不断增加等挑战的存在。这就要求黄石 文化和旅游积极适应时势变化,主动承担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 格局,找准发展定位,转变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活力,培育龙头 项目,从文艺创作、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 产业、文旅融合、科技创新、智慧广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质升 级,不断优化文化和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 作新局面。

第二章 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 署,在中共黄石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举旗帜、聚 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 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化引领多业态融合为 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加快进入湖 北文化和旅游发展第一方阵,加快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重要 节点城市、国内旅游大循环节点城市,最终实现黄石文化和旅游 的历史性跨越、突破性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注重共享发展,让 文化和旅游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文艺精品创作。注重顶层设计,加强重大文艺创作 策划和统筹,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黄石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 努力创作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留得下的文艺精品。

——坚持高质量引领。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 量发展,深挖城市文化内涵,放大矿冶文化优势,提升山水文化 品味,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转型升级。

——坚持融合发展。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实现深度融合; 坚持项目为王, 坚持项目策划、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 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智慧赋能。 坚持创新引领,顺应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坚 持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供给侧改革 的重要动力。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 新时代文化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利用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旅 游业体系日益健全,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 作用全面凸显,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中国工业旅游首选目的地,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 区创新城市、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武汉城市圈山 水康养度假目的地、鄂东旅游中心城市。到 2035 年, 打造成为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世界级工业遗址旅游 目的地。

(二)具体目标

——新时代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壮 大文艺队伍,培养 3 星级以上社会文艺团队 100 家以上,每年群 众性演出 1000 场以上。重点扶持 10 家专业文艺团队,每年专业 演出 20 场以上; 力争工业史诗剧《铜草花之恋》入围国家 “五个一工程奖”或 “文华奖”,交响乐《黄石颂》进京汇报演出; 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每年力争有 3 部以上作品获得省级以上 奖项,每年组织文艺进基层活动不少于 10000 场次。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双丰收。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古籍实现系统性保护,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稳步推进,推出系列 精品展陈, 打造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建设一批非遗工坊, 复活 2-3 条历史文化名街, 新增 1 项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 2 项省级 非遗传承项目。

——公共文化服务再上新台阶。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巩固 和强化黄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新建 黄石文化艺术中心(黄石大剧院、黄石美术馆、黄石非遗展示馆), 新增中小剧场 3 个, 新增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均 30 家以上。城 区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均 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全面落实县聘乡用政策; 扩改建一批公共文 化场所,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力争图书馆和文化馆均达 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进标准,实现服务效能全面提 升。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新建 1 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 区、 2 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新增 4 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建成 6 条历史文化街区,规上文化企业超过 120 家,文化产业增 加值超过 180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6%。

——现代旅游业成功转型。健全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培育旅 游新业态和消费新热点。到 2025 年,争创 1 家国家旅游度假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1 家景区通过国家 5A 景区景观价值评价, 新增 2 家 4A 级景区、10 家 3A 级景区、1 个荆楚文旅名县、3 个 省级旅游名镇、5 个省级旅游名村、2 个省级旅游休闲消费街区, 新增星级饭店 3 家以上, 新增精品民宿 6 家以上, 新增 5A 级旅 行社 1 家、4A 级旅行社 2 家,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 3000 万人 次,旅游收入超过 160 亿元,实现由旅游输出地向目的地的跨越 式转型。

——文化和旅游融合提质升级。 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 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到 2025 年, 新增 1 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 基地、1 家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培育文旅融合 IP,推动 文旅融合品牌化发展。

——广播电视服务智能便捷。 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的广播电视 5G 网络, 媒体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市场经 营、拓展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筑梦中国,推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诗”为魂,以“水”为脉,扎根黄石本土文化,立足黄石历史文化传承与延续,推进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一)加强文艺精品创作

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以黄石山水、红色革命、历史故事、非遗民俗、工业史诗等题材为创作方向,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不断完善艺术作品的创作生产、演出演播、评价推广机制,继续推进“黄石市文艺奖”工作。支持舞台艺术创新创作研究会等民间文艺精品创作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创作活动,积极整合相关文艺职能部门、高校及相关社会资源,成立黄石市舞台艺术创作创新研究会,重点鼓励和扶持“工业史诗”主题系列精品剧本创作,支持湖师大、湖北理工学院创作工业史诗剧《玉韵金声》,支持歌舞剧院创作汉剧《百年华新》等一批充分反映在地文化的代表性原创作品,鼓励利用山水资源、工业遗址资源开展影视剧创作生产。探索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创作生产签约、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提高重大主题作品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荐我市优秀文艺作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申报工作。

(二)扶持壮大文艺团体

弘扬传统文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激发黄石市歌舞剧院、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大冶楚剧团等国有文艺院团内生动力,每年生产大小剧目不少于30台,每年演出不少于1000场,“十四五”期间至少创作1部演艺作品冲刺全国奖项、15部演艺作品获得省级大奖,持续开展百团大赛活动。加强对新爱乐交响团、黄石民乐团等一批民间艺术表演团体的扶持和引导,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提升和展现黄石的城市文化品位。

(三)推动文艺展演常态化

推动经典文艺作品惠民演出,组织举办“黄石百场”惠民文艺展演活动,不断完善低票价、剧场开放日等举措,鼓励文艺院团建立经典保留剧目惠民上演、轮换上演机制。推动文艺展演下基层、进景区,组织举办文艺精品力作基层巡演、巡展活动,实现每年“戏曲进乡村”、“文艺展演进农村、进社区”不少于10000场,支持景区文艺展演常态化开展。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黄石”,积极参与和承办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等省级重大艺术活动,不断实施优秀剧目“走出去”计划,支持优秀剧目在全国演出。推动发展线上文艺展演,积极采用新技术推动线下演出与线上演播相结合,实施网络文化精品扶持计划,推动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积极加入抖音“DOU艺计划”等线上全民艺术普及项目,推动网络表演经纪机构规范化和网络主播职业化,多渠道展示推广优秀文艺作品,促进舞台艺术业态创新、升级换代。

(四)融入武汉城市圈联动发展

抢抓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积极对接区域内各城市优质资源。畅通区域公共文化资源流通渠道,共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联盟,联合编目、统一书目检索,共享在线图书馆资源,逐步实现区域内图书通借通还。建立健全文艺演出常态化互动机制,主动加入演出市场联盟,抢占演出市场;加大以黄石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精品创作,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吸引观众回流,活跃黄石演出市场。推荐城市圈内优秀剧目走进黄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入城市圈艺术普及师资库,建立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共培共享机制,发挥艺术人才的作用。完善赛事活动协同机制,强化赛事质量和运动效益,以乒乓、体操、水上运动、极限运动、马拉松为切入点,组织举办、承办区域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壮大体育旅游规模,实现引客、留客。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文化领域联动机制,畅通文化产业交流渠道,加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完善区域文化市场执法机制,构建多元互动、广泛参与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平台,加大网吧、KTV等文娱场所的监督管理,开展互联网文化“净网”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二、以人为本,创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审美水平为目标,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为动力,持续提高黄石市文化软实力,让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入市民生活。

(一)提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抓好新一轮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机遇,推动尚未达标的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形成市、县、镇、村、组五级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置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建立健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制度、公开制度和服务规范,建立公共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抓好黄石市图书馆总分馆和群艺馆总分馆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优化布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15分钟文化圈”。推动黄石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抓好公共文化场馆提质升级,推动公共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以“诗情画意”为核心,打造黄石“山水”风情特色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实现设施空间的美化、舒适化,以适应城乡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培育,鼓励在城市居民聚集区及摩尔城、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工业遗址、文化园区等区域,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富有黄石文化底蕴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图书馆、群艺馆总分馆建设。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新华书店从“经营书店到经营文化”,邀请全国知名作家开展公益文化讲座,推出周末趣味读书会、绘本读书会、国学微课堂等公益阅读活动。联合新华书店开展书店进校园、进社区工作,提升全面阅读覆盖面。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完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总分馆间实行图书通借通还。推动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拓展阵地服务功能,面向不同群体,开展黄石古籍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堂、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鼓励开展定时、定点的流动文化服务,创新开展泥享园文化市集等创意市集、街区展览、音乐角、嘉年华,有针对性地组织“戏曲季·基层行”、“红色文艺轻骑兵”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推进红色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面向不同年龄段群体开展特色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融合发展,面向中小学生设立课外教育基地。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面向残疾人的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多元评价机制,联盟机制,形成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开展社会化运行管理试点,理顺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三)提高群众参与广度

切实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编制黄石地方性标准,培育一批市级全民艺术普及示范基地,打造黄石全民艺术普及新体系,推动设立“黄石全民艺术普及月”,积极举办全民艺术节,增强社会影响力。持续推动戏曲传承发展,深入打造“戏曲进校园”活动品牌,重点围绕采茶戏、楚剧、汉剧等地方戏曲,将戏曲生产、演出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强化戏曲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群星奖”等示范作用,推动创作更多有力量、有筋骨、有温度的群众文艺精品。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大众合唱节、群众电影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百姓明星”大赛,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培训,使各级文化馆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鼓励各地以文化馆为主导,联合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组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并搭建推广平台。开展“书香黄石”文化惠民活动,全面推进“十进一创”,推动全民阅读综合参与率达到85%以上。

(四)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积极打造公共数字文化先行区,依托省级公共文化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和黄石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群艺馆、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数字文化发展,构建黄石市公共文化云,实现公共文化供给、公众信息发布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水平。积极打造5G应用示范区,线上线下相结合,鼓励5G+全景直播、5G+AR慧眼等新技术应用到公共文化场景中,大力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鼓励公共文化机构、高校等结合黄石特色,制作微视频、艺术慕课等数字文化资源。

(五)鼓励社会资源共建共享

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稳步推进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落实法人自主权,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发展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文化类社会组织,积极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常态化。根据《黄石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办法》,不断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与供给。

三、融旧铸新,做好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加强考古发掘,强化文物保护利用,激发博物馆活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延续黄石文脉,弘扬时代价值,创建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特色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和研究

加强黄石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完成文化遗产信息采集,厘清资源总量、规模丰度、品质能级等,建立黄石市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优化提升一批博物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上的引领作用。加强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推进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力促大冶刺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历史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系统研究梳理黄石历史文脉,提炼历史文化元素价值,构建文化基因库,编绘黄石文化基因图谱。建立文物研究合作机制,开展院地合作文物课题联合研究工作,吸纳多元专业背景科研人员参与,推进区域内重大课题设立,统筹实施文物研究项目。注重研究成果管理发布,梳理黄石以近现代工业发展为代表的遗迹遗址、生产器具、标志建筑、文献资料等,分层分类、突出重点、兼顾整体,编制《黄石国保文物保护项目计划书》。

(二)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

推进保护对象测绘建档、建库、挂牌工作,深化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普查成果,协助编制《黄石市历史建筑名录》、《黄石市历史建筑预备名录》等材料。推动规划编制与报批工作,协助完善《黄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黄石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协助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按计划开展工业遗产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协助完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推动建立政府牵头规划、企业实施参与、公众建言献策的良好机制。

(三)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加强考古挖掘现场管控,加强文物现场记录与抢救修复,做好考古遗址延续性保护工作。围绕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分别建立针对性保护方式方法,夯实文物保护属地管理和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构建运行有效的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贯彻实施“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以“工业史诗”为主线,推进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华新水泥厂旧址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推进汉冶萍煤铁厂旧址等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工作。依托大冶兵暴旧址、红三军团革命旧址、龙港革命旧址等重要革命文物,加快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港镇保护和利用,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国家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以华新、汉冶萍、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等六大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因地制宜打造黄石工业文化展陈、体验、科普集聚区,推动地质里等历史建筑集聚区按照历史文化街区标准先行打造,推动华新历史文化街区、汉冶萍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推进王英镇大田村等传统村落保护、整治和综合开发。大力实施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工程”,推进陈展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打造“文博奇妙夜”等主题活动。

(四)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进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制定非遗保护地方性法规。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端午节·西塞神舟会”文化价值的研究和利用。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加强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与动态管理。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推动阳新布贴、大冶石雕等传统工艺振兴,将非遗与文创结合,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实现将“非遗带回家”。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打造一批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体验活动,组织“非遗主题周”系列活动,推动非遗与住宿、餐饮等旅游要素结合,打造非遗民宿集群和非遗美食街。

(五)强化古籍保护研究利用

加强全市古籍普查登记、保护修复、数字化建设、整理出版和宣传推广等工作,做好国家级和省市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和评选工作。以黄石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为阵地,围绕“古籍中的黄石”等主题组织经常性的讲座、展览、互动体验等活动。推动建立优秀古籍的宣传推广机制,鼓励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加强黄石古籍宣传推广。

四、创新驱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为契机,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显著、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一)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根植黄石本土文化,实施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推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视听演艺节目、网络直播、数字娱乐等文化创意新业态发展。培育文化科技、创意、制造相关企业,提高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数字文化创意新产业发展,打造创意城市和华中设计之都。支持黄石国有艺术院团和民营演艺机构实施营销渠道创新,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实现文化演艺数字化升级。依托工业遗产、体育文化、农业产业、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开发一批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黄石文化品牌。推动湖师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湖北理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文化企业、基地园区联合实施产学研用人才培养计划,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人才。

(二)做大做强文旅市场主体

扶持尹解元石雕、湖北觉晨等优秀民营企业联合创建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支持黄石日报社、黄石广播电视台向科技型、创意型融媒体平台转型,打造特色互补、联动发展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加大文化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互动,培育地方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双创结合,支持小微文化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做大做强磁湖汇众创空间等创客平台,举办系列创客文化节事,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成立黄石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以民间组织形式实施市场化运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合作。盘活利用老旧厂房等闲置资源,建设一批创意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创孵化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共生发展、聚集发展。

(三)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环境

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所,不断提升文化消费水平,围绕磁湖、大冶湖打造“夜黄石”时尚文旅消费季活动品牌。利用废旧建筑改造一批街边精品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精品演艺场所,通过夜景打造、演艺激活、科技植入等手段丰富夜间游览内容,打造一批具有黄石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以磁湖为中心,植入夜跑、夜市、演艺等业态,形成“磁湖夜画”夜游胜地,推动情人路打造湖北省旅游名街,塑造黄石“夜生活”打卡新地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支持文化场馆、景区景点等延长开放时间,开发夜间体验项目,推动黄石中央文化区、文化宫文玩街、文体旅游城等地打造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积极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持续培育消费增长点。发展大众旅游,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研究制定《黄石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的实施意见》,通过政府购买、税费补贴、文化积分券等多种方式,丰富文化惠民消费展会活动,撬动大众文化消费。

五、品质革新,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结构,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打造鄂东旅游中心城市。

(一)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一心引领、一环串联、六区支撑、九点协同”的旅游空间结构。

一心:中央文体旅示范中心。以华侨城项目为龙头,以奥体中心、矿博园为两翼,辐射大冶湖和父子山,建设中央文体旅示范中心。

一环:诗画黄石休闲旅游环。以“醉美山水、诗画黄石”为切入点,以矿冶文化、民俗文化、长江文化为引领,深度融入景区景点,打造文旅融合、精致融合的终端产品,形成文旅休闲体验大环线。

六区:汉冶萍·华新工业史诗文博区。在大冶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以黄石城市山水资源和矿冶文化为底蕴,挖掘山水文化、矿冶文化,联通山-水-厂-路-街-码头,植入文化休闲、夜游娱乐等业态,以四大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为载体,绘制出一幅“刚柔相济”的壮阔画卷。东方山·矿山公园国家5A景区。融合东方山、矿山公园、熊家境三家景区,打造国家5A景区。仙岛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依托仙岛湖核心资源,植入文化体验、诗词研学、主题度假、餐饮购物、商务会议、养生休闲等功能,近期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景区,远期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黄石之巅”龙峰景区。依托西部山水生态资源,以山地运动、康养生态为主题,打造山地休闲康养区。围绕龙角山、七峰山,争创龙峰国家4A景区。长江右岸民俗风情旅游区。以西塞山为节点,上游以工业遗存、历史文化街区、湖景资源为依托打造长江右岸生活秀带,下游以众多文物遗址、江湖美景、民俗风情资源为依托打造长江右岸乡愁风情旅游区。重点建设长江邮轮港,实现对外联通、带客引流。保安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以保安湖生态为核心吸引力,环湖发展生态度假旅游产业、高效科技农业,创建休闲农业示范区;辐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湖乡一体生态文化旅游区。

九点协同。即九个一批——打造中央文化区、东钢新时代、卓尔文旅城等一批文旅综合体,打造团城里、五羊巷等一批夜游消费集聚区,打造长江右岸、大广高速、蕲嘉高速、黄阳快速路沿线等一批乡村旅游样板带,打造枫林、刘仁八、保安等一批湖北旅游名镇名村,打造人民街、上窑商贸街等一批旅游名街,打造龙港革命旧址、刘仁八红三军团革命旧址、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红色旅游示范点,打造华新水泥旧址、大冶铁矿矿山二路宿舍、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黄石书房”、“文化驿站”、“私人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打造《高炉魅影》《五月榴花遍地红》《铜草花之恋》《黄石颂》《玉韵金声》等一批工业重大题材主题文艺精品。

(二)丰富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

做足黄石“名山”文章。依托西塞山、黄荆山、东方山,进一步挖掘山体文化,做好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擦亮黄石城区山系品牌。推动矿山公园、熊家境、东方山景区以东方山居、东方山康养、钢铁文化体验为主题,实现一体化发展,创建东方山·矿山公园国家5A景区;推动西塞山、道士洑古镇和牯牛洲旅游资源整合,以军事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创建西塞神舟会4A景区;推动黄荆山生态修复,以生态、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黄荆山中央生态公园。

推进景区景点创建升级。以山水资源为基点,描绘“环山抱水临江津,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展现一副美丽画卷。将创建高等级景区作为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抓手,深度策划研发旅游精品,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扶持壮大龙头景区;推动龙角山和七峰山旅游资源整合,创建龙峰4A景区;依托优质生态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度假产品向规模化、品质化、特色化迈进,加快推进仙岛湖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力争五年内通过5A景观价值评价,打造“诗画仙岛”品牌。持续开展A级景区复核检查工作,推动景区提档升级,焕发生机活力。推进开发区·铁山区、王英镇、陈贵镇、刘仁八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打造滨江旅游。推动长江邮轮港建设,开通长江水上游线。加快整治长江沿岸整体风貌,增加文旅服务配套,推动小红楼-西塞山段景观带全线贯通,打造“十里长江”文旅长廊。系统开展黄石长江文化展示项目建设,挖掘长江沿岸码头文化、矿冶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军事主题景区、乡村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馆等,重点打造金海白茶小镇、海口湖田园综合体。创意活化长江沿岸旧厂房、老码头,打造“创意打卡胜地”。

发展红色旅游。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构筑红色文化引领、多元体验结合的旅游产品,推动红三军团纪念馆、南山头革命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与休闲农业资源协同发展。创新“陵园变公园”、“遗址变体验园”等模式,推进传统红色景区景点转型升级,依托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龙港革命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打造一批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红色文化公园。推出区域级的红色旅游主题线路,以红三军团的革命足迹为主线,实现区域内外红色旅游资源联动与协同发展。构筑当代红色旅游精神体验基地,建设一批以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为代表的当代红色旅游精神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以“抗疫”、“抗洪”等为主题的当代红色旅游场馆。培育以红色文化引领的乡村旅游区,重点培育北山村、南山村、港西村等红色旅游乡村。

开发城市休闲旅游。依托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大众山森林公园、青港湖森林公园等城市公园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城市休闲公园。支持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地质里、文化宫古玩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与特色商街打造旅游休闲街区,提高城市休闲品质。

壮大乡村旅游。依托大冶市陈贵镇、高墙村、向阳村、沼山村、柯大兴村,阳新县枫林镇、三溪镇、龙港镇、南市村、新屋村、湖田村,西塞山区新港村等基础较好、资源富集乡镇,建设一批花果采摘、农事体验田园综合体,策划生产包装一批优质的特色旅游后备箱产品、“黄石乡伴”农创旅游商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民宿、农家乐,培养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旅游小镇。依托阳新县新港村、经天村、港下村、花果村等长江沿岸村庄,推进“民宿+文化、民宿+农产品、民宿+美食、民宿+康养”等业态培育,打造长江右岸乡村旅游样板带,依托大冶市上冯村、水南湾村、高山村、湖田村等大广高速沿线村庄,推进传统美食、民俗体验等业态培育,打造大广高速乡村旅游样板带,依托大冶市南山村、彭晚村、坳头村、沼山村等蕲嘉高速沿线村庄,推进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业态培育,打造蕲嘉高速乡村旅游样板带,依托李姓村、同斗村、平原村、赤马村等黄阳快速路沿线村庄,建设一批集种植、参观、采摘、示范教育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园,打造黄阳快速路乡村旅游样板带。围绕磊山湖、保安湖,建设磊山湖旅游度假区、保安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优势,开发民俗文化、旅居度假、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实施百村景区化工程,科学保护利用玉堍村、大田村、金寨村等传统村落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地制宜推进农房设计、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改善乡村旅游整体环境,开发民俗文化、旅居度假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品,适时举办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开发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打造一批古村落乡村旅游聚集区。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合作,实施“青禾”计划,助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振兴。

做强自驾游。沿S315、S412、G351配套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在龙角山等地布局一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驿站、观景平台、自驾露营地等项目,提高自驾游服务能力与产品供给,推出精品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旅游线路。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提升导游服务水平。实施导游持证上岗计划,完善导游准入制度。定期开展黄石市高水平导游培训活动,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旅游服务意识。举办黄石市导游大赛,激励导游提高技能水平。规范导游服务市场,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满意度调查体系。建立公开公平的导游薪酬制度。鼓励专业研究人员等参与志愿讲解工作。

完善旅游设施。完善A级景区游客中心建设。提升龙峰景区等景区内环卫设施。打造富有黄石文化内涵的景区标识系统。完善景区内便民服务设施、人性化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景区建设,配备景区电子导览设备,增设电子导游讲解器,支持景区、度假区开发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全面落实景区流量控制制度,到2025年实现3A级(含)以上景区智慧化目标。

开发特色旅游餐饮。围绕黄石港饼、松花皮蛋等开发黄石市地标性风味美食。加大对地方餐饮名店、老字号餐馆的培育力度,形成老字号特色餐饮连锁店体系,推动特色美食街建设。推出“黄石十大美食”、“黄石十大特色小吃”等美食系列,开展黄石“十大名菜”、“十大土菜”、“十大名吃”等特色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规范旅游餐饮服务标准,定期开展旅游餐饮安全卫生质量检查。

创新特色旅游商品。围绕诗画仙岛湖、非遗美食、风景名胜等黄石特色资源,定期举办旅游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积极组织旅游商品博览会、交易会等活动。开发黄石特色旅游购物场所,围绕景区、度假区、交通集散中心等,布局“黄石有礼”展销中心,打造特色旅游购物示范街;推动旅游消费线上线下一体化,支持文创、电商等企业创新经营旅游商品,打造黄石旅游线上预售平台、线上风物销售专区。鼓励引导市文旅投集团公司打造以“矿宝”IP为核心的“黄石有礼”系列产品,推动重点文旅企业文旅IP的形象化发展,进一步激发IP带消费、增效益作用。

优化住宿业态结构。推动住宿结构持续优化,住宿服务质量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支持度假酒店、度假村、主题酒店、汽车旅馆、露营地、民宿等多种住宿接待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民宿10家,新增主题酒店20家,新增经济型酒店20家。

推出定制旅游产品。推出“诗词研学”、“山水康养”、“工业发烧友”等定制化旅游产品,突出黄石旅游特色。推出黄石特色“一日游”、“两日游”旅游线路。推行黄石“景区联票机制”,实现一张门票游黄石。激发旅行社送客能力,建立旅行社联动机制,积极引进知名旅行社来黄石拓展业务,出台《黄石市旅游市场拓展补贴政策》,提高旅行社带团引流入黄积极性。

(四)完善旅游交通网络

依托黄石综合立体交通网,结合景区景点,构建互联互通、优质高效、一体协作的旅游交通网络布局。加快推进旅游公路、旅游专线、旅游码头建设,构建多层级旅游集散体系,加快升级一批数字化旅游交通标识导览系统,推广新能源公共旅游交通。力争到2025年,全市3A级(含)以上景区、度假区通达道路等级均达到三级以上。建设沿长江、环大冶湖、沿富河旅游码头,开通旅游航线。推进全市公共停车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充电桩。推进旅游专线公共交通、景区内游览车船使用绿色能源。推进重点景区、停车场等引导标识系统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打造“互联网+”智慧出行平台,开展基于5G的旅游公共车辆联网示范、旅游旺季城市交通流量智能分析,推进旅游交通运输信息共享。

六、文化引领,加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旅融合引领业态创新,奋力推进文化和旅游真融合、广融合、深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

(一)开拓“文化进景区”新途径

深入挖掘黄石文化底蕴,将文化内涵融入景区景点,提升旅游品位和文化格调,推动旅游品质化、创意化发展,使游客在旅游景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中感悟黄石文化。实施文学可视化项目,梳理唐诗宋词作者在黄石的足迹,加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打造一批沉浸式山水诗画游学研学产品。实施景区景观提升计划,增加文化元素和符号,营造文化主题氛围,更新一批具有黄石特色的旅游设施、景观小品等,打造彰显景区个性与气质的特色景观。依托乡村资源,打造一批诗画乡村,推出“一路风景,一路诗”的乡村旅行路线。围绕旅游大通道,打造诗路花语自驾风景带。以“劲酒”为媒介,推进多元化产品融合,打造“景+酒+诗路+采摘+漂流”系列季节体验性产品,丰富游客游玩体验性。实施服务品质软提升计划,实施“优秀非遗进景区”,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旅游体验,在天空之城、黄石矿山公园等景区景点展演;加强景区工作人员文化培训,提高服务品质。

(二)发展“文化场所旅游化”新领域

发挥旅游展示文化、传播文化的载体功能,以旅游激活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让文化“活”起来。推进文化场所旅游化,开展“黄石诗意生活体验好去处”文化场所改造计划,将图书馆、博物馆、城市书房等文化场所改造为旅游目的地,打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培育文旅融合新亮点,将城市书房作为阅读窗口,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为读友、书友提供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剧场为一体,串诗词阅读——诗词吟唱——诗词演艺成一线的链式沉浸式体验,通过文学可视化创新手段,探索诗词导读——跟着诗人去旅行、传记导读——跟着诗人去旅行的文旅融合新载体。以旅游市场化运作反哺文化事业,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产品。改造光明里历史文化街区,形成黄石工业文化之工人生活探寻新地标。

(三)拓展“工业+旅游”融合新空间

以工业文化、矿冶文化为核心,讲述中国工业史诗,彰显工业城市魅力。创新利用“四遗”、“五老”等遗址遗迹,建设一批工业遗址群、博物馆聚落、文创园、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巷、休闲旅游街区、研学科普基地、文化小径,打造工业史诗“黄石八珍”。形成工业文化旅游廊道,打造1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宝藏黄石”工业研学品牌,制定《黄石市研学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黄石市研学导师评定与服务规范》等系列标准,加强对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建设具有国际水准,集商务休闲、专业展览、创意策划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中心和商务旅游集聚区,鼓励知名会展企业在黄石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机构,打造华中工业会展中心城市。依托有轨电车、汉冶萍铁路,通过主题化、艺术化、场景化,打造“一站一故事、一站一主题、一站一创意”的文化专列,形成湖北交通公共空间的艺术典范。推进华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等创意示范园建设,打造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创新“体育+旅游”融合新业态

推动“乒乓名城”+旅游,发挥国乒基地场馆、设备设施和乒乓人才的优势,擦亮国际乒乓旅游品牌,提供乒乓旅游一站式服务。推动“休闲体育”+旅游,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完善水陆空项目布局,构建休闲体育旅游胜地,重点打造父子山、东方山、熊家境、磁湖、大冶湖、仙岛湖等休闲体育旅游集聚区,推进铁山极限运动公园,大冶湖滨湖水上运动发展。推动“竞赛表演”+旅游,积极承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登山健身步道联赛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努力培育黄石帆船联赛,黄石龙舟联赛、黄石皮划艇联赛等本土自主IP赛事,提升赛事参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体育赛事旅游基地。

(五)推进“旅游+品牌”营销新路径

推动文旅融合品牌化发展。塑造“黄小诗(石)”,推出“千年炉火淬宝藏,诗画山水醉黄石”城市旅游宣传口号。扩大文化和旅游优质内容供给,创新宣传推广机制,开展IP品牌节庆营销,聚焦IP社群内容营销,加强与OTA平台和新媒体平台营销合作,加强与全国各研学旅游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统筹市内文化和旅游资源,聚焦黄石文化特质、资源禀赋,深化项目合作,推出特色主题游线。围绕融武联黄部署、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加大城市间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项目推介,建立宣传推广精品项目名录,促进成立文化和旅游推广联盟,积极参加长江文化旅游博览会、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讲好黄石山水、中国工业史诗、乒乓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积极参与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国际工业文化遗产论坛、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全国工业旅游联盟、中国非遗传承与国际文创论坛等文化交流平台;以乒乓为媒介,通过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

七、数字增效,提升文旅科技支撑水平

坚持创新在文化和旅游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聚焦优势方向,着力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科技创新的基础与环境,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信息采集及发布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治理现代化。推进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创新应用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丰富数据开发利用场景,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各级各类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流通,精准满足游客个性化服务需求,全面推动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

(二)加快数字化建设

不断夯实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基础,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加快城市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更新步伐,支持前瞻性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支持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等各类重点场所开展智慧化试点工作。推动市级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入对接“一机游湖北”平台,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强化数据挖掘应用。

(三)培育科技创新载体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支持黄石优势制造企业参与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装备制造与科技创新,提升体育用品等传统优势企业设计制造水平,依托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项目,推动游乐游艺等领域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联合市内高校、专门研究机构、科技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等联合申报建设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八、赋能开放,推进发展智慧广电事业

运用5G+4K+AI技术,建设集汇聚、生产、分发、存储、舆情监测、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智能全媒体云平台,打造黄石5G时代广播电视智能视听高地,传播黄石精品文化内容。实现媒体平台与产业、产品市场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推动广播电视产业全面发展。

(一)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推进无线发射台站改造建设,加快广播电视骨干线路网络的建设和改造,升级改造广电中心制播系统和融媒体综合生产平台,加快全面完成无线数字化覆盖。完善基层广电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广电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加快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站点建设。加快推进5G技术应用,加速5G基站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的广播电视5G网络,实现广播电视5G技术的深入运用。大力发展4K超高清电视业务,推动广播电视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努力培育市、县广播电视节目在4K超高清新技术条件下的广播影视媒体发展新生态。

(二)助力精品节目创作开发

努力挖掘黄石山水文化、工业文化、矿冶文化和码头文化等,积极吸纳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形态、制作理念,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提升节目内在品质。大力实施融合传播,突出媒体社交属性,构建舆论宣传新格局。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对碎片化资源整合再利用,强化“电视+新媒体”融合传播推广,以短视频、微视频为重点带动新媒体传播升温。助力精品节目开发,实施视听节目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加强节目内容建设。将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纳入文化强市、强县扶持政策统筹保障,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帮扶、精品创作推优表彰、重点项目扶持等,培育一批具备本土优势特点的影视传媒公司。

(三)创新媒体融合机制

搭建创新融合平台,理顺广播电视与新闻出版之间的关系,推进台网一体化,实现多屏贯通、一体化融合。注重数字技术的运用,把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作为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融合的重要平台,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共享。采取并购与重组的方式,使媒体的所有权进一步集中,搭建更加权威的媒体融合平台。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注重数字科技的“器物层面”,注重传播模式革新的“精神层面”,实现立体、宽域、多维传播。

九、凝心聚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丰富人民精神,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助推黄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一)推进文明旅游擦亮城市旅游名片

健全完善黄石市文明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黄石文明旅游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整合线上线下旅游宣传渠道,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在矿山公园、仙岛湖等重点景区带头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文明旅游工作落实到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相关单位。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先进单位、文明旅游先进个人等评选工作。推动建立文明旅游督察引导机制,积极组织志愿者在法定节假日、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开展文明旅游和志愿服务宣传实践活动。推动落实文明旅游“红黑榜”制度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好游客”“好导游”评选活动。强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服务质量监管,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及时受理投诉案件,切实维护游客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二)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城市文明提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释放乡村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建立完善的乡村文化振兴体系。设置乡村光荣榜,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继承和发扬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筹建文化大礼堂,制定乡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学法、守法。建设乡贤文化馆,创新乡贤文化,释放乡贤教化乡里、涵育乡风的价值,发挥乡贤在改变农村精神风貌的作用。打破传统文化理念,融入文化产业化发展观念,提升文化附加值,延续乡土文化根脉。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扶持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俗特点的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三)推动红色文化与文明城市深度融合

依托公共文化场馆,搭建红色实践教育平台,形成红色文化传播教育新的空间载体。打造黄石红色有声图书馆,开展红色阅读分享活动。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围绕黄石革命文化、矿冶文化、转型成就、抗疫精神等,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基地。开设“黄石红色故事会”特色品牌栏目,弘扬红色历史文化、宣传先进典型、倡导城市文明。强化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宣传展示,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管水平,打造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

第四章 实施保障

一、多方共建,壮大人才队伍

实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系统人才队伍培养计划,优化培养结构、培养模式。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名编名导名角名匠”人才,培养一批考古与文博人才。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落实基层人才县聘乡用制度,扶持民间文艺团队、业余队伍,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各类文化活动骨干带头人。实施招才引智工程,探索建立“培养+引进+激励”人才引育机制,制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完善专家服务咨询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采用“领军人才+团队+项目”运作模式,为市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开设与文化和旅游结合紧密的专业,搭建文化和旅游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全市旅游景区(点)、旅行社、宾馆饭店等各类旅游企业进校园招聘人才。积极参与高校共建,充分发挥周边高等院校在决策咨询、规划编制、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就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重点问题和对策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切实提高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多措并举,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增加文化和旅游财政资金投入,引导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探索设立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以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示范区、打造鄂东消费中心为契机,引进省级和武汉市文旅投资平台与我市文旅投资深度合作,壮大实力。继续支持壮大市文旅投,组建发展大冶市、阳新县文旅发展投融资平台,力争实现资产总额超过200亿元,营收达到5亿元,净利润达到5000万元。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债券融资、资产融资、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参与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将农户、新型主体和农民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权抵押贷款纳入“惠农信贷通”。研究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对创建成功的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给予资金支持。

三、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

制定文化和旅游招商工作的全年计划、激励政策、考核任务,召开文化和旅游招商项目推进工作协调会,统筹、协调、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加强规划引领、选址、供地、协议、服务,完善政策及配套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效能,改进服务质量,扎实推进文旅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一流文旅政务服务环境。编制招商手册,建立黄石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库,给予重点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强化项目落地机制,以招商引资和规划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为重点,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跟踪服务工作制、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制、项目代办制和项目“引”“管”并重制等,明确项目的责任单位、投资建设、政策扶持等情况,实时跟进招商项目,做好招商项目的落地运营与招商企业的长期配套服务。积极开展网络招商,激励和引导黄石籍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加强客商联系、建立客商库,优先强化本地资本。

四、精心部署,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文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正确导向,加强对文艺作品的内容把关。建立健全文化安全风险评估和督查机制,制定文化安全风险清单。做好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把落实安全责任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优化文化和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突出抓好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重点时段、重要设施设备、重大节庆活动及高风险项目的安全监管。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加大对夜间消费区的安保力度,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将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纳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安全应急指挥、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信息报告及应急值守等相关制度。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专业化、市场化紧急救援体系,建设一批安全与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分类建立应急救援中心、救援工作站、应急救援点。

五、统筹规范,强化市场监管

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实施夜间消费包容监管,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或路段开展夜间特定时段“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试点。依法放宽企业夜间促销活动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动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强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推进互联网+行业监管,建立“线上线下”全链式架构的监管体系,加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监管工作智慧化。加强经济运营和市场风险监管,构建旅游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数字化装备配置,不断提升执法办案的数字化水平。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加入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合执法体系,依法依规健全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失信惩戒机制,对列入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名单,实行信息互通互联,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优化分工合作,积极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能力。积极加强文明宣传,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健康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氛围。

六、协调督导,推进规划执行

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各部门推进本规划实施。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地方政府将本规划涉及内容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积极推进规划与各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等的衔接,与各类规划的协调,切实将规划落实。积极发挥“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构建县(市)区协调的规划任务分解,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