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来源:黄石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2-03-04

分享:

文件名称黄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文件类型黄政发
发文单位黄石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黄政发〔2022〕1号
发文日期2022-03-04 15:38:00 发布日期2022-03-04 15:38:00
效力状态有效 主题分类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已经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黄石市人民政府

2022年3月4日


关于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不移推动黄石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奋进全省第一方阵,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2%;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乡常住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省定目标;

——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一、全面推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巩固疫后重振成果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坚持常态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做好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调度服务,确保开局企稳、全年固稳。统筹抓好房地产等经济领域防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二是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和帮扶。研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措施,推动中央、省出台的纾难解困政策落地见效,力争减税降费达到10亿元以上,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达到14%以上。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力争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三是狠抓对上“三争”。抢抓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国家宏观政策窗口期,抓紧抓实推进项目前期,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落地黄石。

二、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夯实工业提质倍增基础

一是坚持创新赋能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科创主体“三年倍增工程”,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创业企业35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以上。探索成立人才集团,加快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离岸科创园(中心)。二是加快沿链集群发展。加快构建“三个四”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传统产业提质和新兴产业扩能“两手齐抓”,实施大冶特钢特冶锻造二三期、湖北优科等13个、总投资545亿元的重大技改和新建产业项目,推动12条产业链沿链集群发展,争创国家产业名城。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三是深入推进数字赋能。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数据上云”智能化改造行动,支持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大数据公司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级平台,完善做实“1+N+N”平台体系,着力培育更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组织开展“6个1”专项行动,推动各产业由1名市领导牵头统筹、1个专班具体推进、1个行动计划引领、1组科技创新平台、1个智库助力、1组产业基金保障。

三、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稳定经济发展底盘

一是着力拓展投资新空间。发挥投资“定海神针”作用,适度超前开展交通、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实施金上—湖北±800kV特高压站、黄石云引擎产业园等163个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重大项目前期主导作用,继续实施“ABC”管理和“比晒亮”专项行动,力争新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50个以上、竣工投产200个以上。二是持续推进项目攻坚。深化领导包保、集中开工、项目拉练、调度督办等工作机制,高标准抓好“双万”活动,统筹推进华鑫实业新区、闻泰黄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等701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更多项目挤进省重点项目笼子。三是高质量开展招商引资。拓宽招商领域,紧盯产业发展前沿,坚持无(低)碳招商,深化投资强度、亩均贡献、能耗强度、污染排放“四大评估”,力争实现签约额倍增达到2000亿元以上。

四、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辐射力带动力

一是深化跨区域对外合作。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滚动实施三年行动方案,争取350高铁通道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推动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行,开展市郊(域)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力争新开工机场高速二期、大广高速新增东方山互通。探索发展飞地经济,谋划推进“一江两岸”协同发展。二是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聚焦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水铁公空“四港联动”发展,建成华新码头等6个万吨级泊位、大冶和阳新两个综合客运枢纽站,加快推进新港三期8个万吨级泊位等水运项目、S315开发区至大箕铺段等公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富水富池至排市段59公里Ⅲ、Ⅳ级航道疏浚工程,谋划推进新港至光谷快速通道。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落实扩权赋能强县改革,支持大冶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阳新县冲刺县域经济百强。推进大冶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阳新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系统谋划推进郊区新城与主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施“强镇扩权”,突出抓好中心镇、中心村建设。

五、全面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加快打造魅力黄石

一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大黄石都市区建设为引领,实施老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新老城区融合等8大类城建项目,力争有轨电车、沿江大道竣工投入使用。抢抓首批全国城市更新试点机遇,启动“三旧两改”成片更新改造,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31个,新增改造城市绿地70公顷,新建城市口袋公园12个以上,打造“15分钟生活圈”。二是打造鄂东消费中心。深入实施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加快打造一批有特色和知名度的地标性CBD、商贸娱乐圈和文化艺术圈,支持各县(市、区)打造1-2个(条)特色街区。推动消费供给升级,盘活用好“三园三馆三中心”,推动“一江两岸”和周边市民来黄就业消费。促进消费业态赋能,大力发展夜经济、会展经济、云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三是着力提升人文品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国家考古公园和华新水泥厂旧址湖北遗址公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力争“工业史诗”“诗画黄石”等文旅融合项目在磁湖等地落地,推动仙岛湖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东方山、国家矿山公园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四是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以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为引领,实施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推进黄石城区长江段岸线综合治理等19个、总投资866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矿山复绿行动,力争大中型矿山创建达标率100%。积极探索符合黄石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科学做好能耗“双控”预算和审计管理,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加快建设国家“无废城市”。

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壮大城市竞争新优势

一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启动新一轮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研究,出台黄石优化营商环境5.0清单。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一网通办”“六多合一”等重点改革,扩大“无申请兑现”惠企政策范围,落实市场主体投诉举报联动处理机制。树立正反典型,打造具有黄石特色的亮点品牌,争取一批改革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力争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22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20亿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资”监管。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拓展“东楚融通”平台应用,组建黄石东楚产业基金,争取1家企业上市。三是加快外贸强市建设。高标准推进综保区6月底前建成通过验收,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建设,积极联合舟山港打造长江中游矿石储运基地。落实外贸强市“黄金十条”,创建纺织服装、有色金属等省级外贸基地,新增外贸企业30家以上。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确保粮食和蔬菜产量分别稳定在51万吨和82万吨以上。全力打造“黄石福柑”等区域公用品牌,启动建设2个1000亩以上农产品加工园区,支持大冶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改扩建“四好农村路”300公里、加固改造危桥120座,推动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新增建改农村户厕2000户。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集休闲、康养、观光、文化为一体的生态花园。三是深入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节约、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四大能力”,实施富池口二站新建、海口湖泵站扩建等42个水利补短板项目,力争竣工网湖隔堤加固、富水灌区配套改造等21个项目。四是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整合1亿元财政衔接专项资金,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八、全面推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动发展成果共享

一是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实施就业扩容提质工程,强化中小微企业稳岗、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支持,巩固实施“新黄石人”“才聚荆楚·智汇黄石”等计划,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二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深化落实“双减”要求,加快推进教育城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在黄高校与黄石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确保幼儿园公办学位占比达到50%,黄石二中滨江学校、湖北工程职院新校区等一批新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深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市中医院传染病大楼等项目建设,支持县级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丰富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新建20个城市书房,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加快打造中国·黄石乒乓小镇。三是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和社保共享计划,力争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2%以上。大力发展养老和托幼服务,实施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00户,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的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措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