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抗击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奋进经济社会总体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556.57亿元,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12.6%;地方财政总收入61亿元,增长18.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09亿元,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67亿元,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56亿元,增长23.2%;外贸出口7.09亿美元,增长44.6%;实际利用外资3.08亿美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4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4374元,增长16.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和3.3%。与此同时,市政府承诺的八件实事均已完成。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眼于打造“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引导八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黑色金属、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增幅超过30%,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270亿元、242亿元和200亿元。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市规模企业达到503家,比上年净增94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发新产品50个、新技术35项,登记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65项,专利申请1351件。大力推进资源城市转型,大冶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试点城市。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十个专项治理″工作,关停小水泥10家、小钢铁5家、小火电机组4台,全面完成省定任务。统筹发展传统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7.62亿元,增长13.5%。 (二)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培植发展后劲。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机制,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友城驻点招商、干部挂职招商、产业链招商,实现了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市共实施项目1159个,其中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过5000万元的重点项目176个、亿元项目81个,同比增加17个和6个;中铝铜板带等597个项目竣工投产,投资需求拉动地方生产总值增长6.29个百分点。着重抓好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以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等为重点的沿江经济带“三园一带”建设。黄金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20平方公里起步区12条主次干道6条已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协议拆迁房屋2018户56万平方米,四期195栋还建楼全部开工建设;机械工业园、劲牌工业园、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26个总投资6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以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等为重点的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制订出台了工作意见、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了生态建设等8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了总投资4800多亿元的重点项目库,启动实施140个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将33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铁山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引进中茵集团重组天华股份并复牌,大冶有色与长江电力重组工作正式启动。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农村改革,涌现了全国种粮大户侯安杰等一批先进典型。与此同时,财政管理、投融资体制等其他各项改革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坚持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年粮食总产量11.63亿斤,增长6.3%,油料、蔬菜、水产等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劲牌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中粮集团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落户黄石,福润、永惠等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新建万头养猪场6个,龙头企业带动基地面积28万亩、农户16万户。培训农村劳动力2.39万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幅为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完工各类水利工程900多处,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2.5万亩,除涝面积12.4万亩;解决了农村15.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富水下游防洪灭螺一期工程,完成大冶湖、富池口泵站更新改造年度任务。投入资金3.32亿元,实施高产农田、低丘岗地改造20.39万亩,改善了2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新增植树造林面积7.3万亩。建成沼气池14580口。改造和新建县乡等级公路98公里、通村水泥路217公里。推进2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试点工作,集中开展“两线一片”村庄整治活动,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完成扶贫搬迁550户,减少贫困人口3.2万人。 (四)坚持以“四城同创”为抓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编制完成了一批城市重点规划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63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59项,黄石大道中段刷黑、老虎头堤拆除等20项工程基本竣工。 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东风路、联合村和上窑商贸区等老城区及背街小巷泥巴路改造成效明显,完成了一批城市道路修复、旱厕改造及郭家花园等8个城市边远片区的改水工程,改造和新建绿地面积90公顷。磁湖北岸拆迁任务基本完成,并成功实施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夺得湖北省第四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7.8亿元,建设一、二级公路58公里,完成外贸码头主体扩建工程,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大广高速黄石段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杭瑞高速黄石段、棋盘洲港区一期工程顺利开工,106国道下陆收费站成功撤除。继续推进磁湖、青山湖治理工程,完成″两湖″排污口截流21处;启动了铁金港等区域的综合整治工程。国土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招拍挂实现土地收益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统筹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上争取用地计划指标等工作,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 (五)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6万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险金18亿元,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启动并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水平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力度明显加大,建设廉租住房152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28.6万元;社会救助、灾民安置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各类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扎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治、″问题奶粉″处置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开工建设市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重点文体设施项目,黄石籍运动员在29届奥运会上获2金2铜,涌现了两位奥运冠军,实现了我市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开展″两治三创″活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持政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积极开展汶川特大地震赈灾募捐和对口援建工作,累计捐赠款物6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一批援建工程。扎实开展援疆援藏工作,″华新模式″成为全国援藏工作亮点,援疆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六)坚持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进一步繁荣。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政务公开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市社区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基本完成。″五五″普法教育有序开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民调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进一步加强物价监管。集中开展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国防教育、征兵、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人防、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新成绩。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见面率均达100%。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坚持″双月一课″等学习制度。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部署,突出解决好用地供给、资金保障、煤电油运等要素″瓶颈″问题,努力保障经济平稳正常运行。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扎实开展提高行政执行力和文明执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完善了重点工作专题推进机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班协调服务机制和″两集中一代办″的行政服务机制,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此外,人事、审计、统计、外事、侨务、旅游、对台、保密、编制、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科普、老龄、助残、防震减灾、水文、气象、档案、史志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人民解放军驻黄部队和武警官兵,向中央和省驻黄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黄石改革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市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加大,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增速减缓、效益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发展不够、产业集群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更显突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市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就业形势趋向严峻,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政府执行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的形势和任务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分析当前形势,我们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也前所未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潜在风险增大,今年有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保发展、增就业、促和谐已经成为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较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应对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进,为我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具有较大潜力;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为我们扩大投资、保持增长、改善民生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严重困难和巨大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防止因估计不足和准备不够而陷于被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切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从容应对、克难奋进,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9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做好今年的工作,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以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为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举措来抓,加快推进优势主导产业链延伸加工和集群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统筹推进以黄金山工业园区为重点的″三园一带″开发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南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通过增加投资、扩大消费、调整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以迎接建国建市60周年为契机,精心组织实施一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努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坚持全市统筹,分级负责,以今年建国、明年建市60周年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把促发展、强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策划和开工建设一批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着力改善市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 第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切实抓好″两型社会″建设,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从体制机制着手,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尽快启动一批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探索符合黄石实际的″两型社会″建设新路,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2%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三、2009年重点工作 (一)突出保增长扩内需,努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完善招商引资协调服务机制,合理配置招商资源,努力提高招商实效。着力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抓好小分队招商和产业招商,重点围绕我市八大主导产业和新引进落户的重点企业,引进上下游延伸和横向配套协作项目,力争在引进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项目上有新的突破。统筹推进对外对内开放,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和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与圈内城市的产业、交通、科教、市场对接。 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投资。抢抓国家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抓紧做好重点项目的立项、核准、可研等前期工作,在继续做好已上报项目跟踪落实的同时,重点组织申报好今明两年的国家投资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里的资金支持。集中组织实施迎接建国建市60周年活动实施方案确定的150个重点项目,抓好西塞山电厂二期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新冶钢460和273、鄂东长江大桥等一批在建项目,确保中铝高精度铜板带、赛福纸基摩擦材料、新化能干熄焦余热发电等3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突出抓好新冶钢三号工程、阳新核电站、正泰电器黄石生产基地等70多个重大项目的策划工作,力争在建市60周年之际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或建成。积极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放宽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引导民间资本跟进投资。与此同时,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着力开拓农村市场,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坚持市领导挂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为重点企业提供直通直达、上门服务等直通车服务,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及时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出台重点项目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办法,加大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帮助企业做好土地、资金及煤电油运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供应,有效缓解企业发展的各种瓶颈制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鼓励优势企业联合重组,研究出台具体措施支持钢铁、有色、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和企业稳定发展、做强做大。 加快推进″三园一带″建设。编制完成″三园一带″一体发展规划。全面完成黄金山工业园区20平方公里起步区主次干道和工业园区、还建小区区间道路建设,并完善供电、供气、供水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谈山隧道、李家坊隧道二期,完成70万平方米还建楼建设;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和项目建设,在推进26个入园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力争引资120亿元,建成投产产业项目38个,落实建设资金15亿元以上。继续引导支持县(市)区和重点骨干企业进入黄金山工业园区兴办工业园。在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开展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市场运作、市县(区)共建″的模式,以西塞山工业园和棋盘洲物流园为依托,统筹推进长江西塞山段和阳新段各3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建设。同时,积极支持各县(市)区抓好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加大扶优扶强力度,着力培育外贸出口龙头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保持加工贸易出口稳定增长。努力拓展欧洲、南美等新兴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规模。 (二)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 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编制完成八大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引导产业集群有序发展。突出抓好新冶钢特钢升级改造、有色铜冶炼加工技改、华新大型水泥装备扩建等30多个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项目。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集群及骨干企业、中小配套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坚持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与配套发展中小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0家以上。 深入推进自主创新。积极组织申报和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坚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支撑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力争再创1至2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一批省级名牌产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培养一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培植主体、提升素质、形成特色为着力点,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努力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大力扶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培植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快棋盘洲、花湖、罗桥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引进和发展一批大型物流集团,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提升商贸业态水平,支持黄石港区申报全省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加快实施农贸市场发展规划,着力引进国内外商贸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结合老城区改造,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力争引进建设1-2家五星级酒店。大力发展旅游业,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突出打造仙岛湖、东方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优秀旅游景点和工业旅游品牌,着力发展生态休闲和红色旅游,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面落实扶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调整优化市域经济布局。着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发挥优势、产业分区、形成特色,以各类工业园区为载体,打破区划界限,统筹安排布局重大项目,着力推进市、县市区之间产业融合。重点抓好沿江、沿湖、沿路开发。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积极支持大冶推进资源城市转型,支持阳新发挥资源、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支持各城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三)突出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启动实施培育百亿元产业、十亿元龙头企业、亿元种养殖板块、亩平收入过万元种植大户农业发展工程。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着力做好中粮集团、福润等已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打造百亿元畜禽产业链。继续加大对劲牌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抓好5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10个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和农技110工程,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着力培植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建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坚持以县(市)为主,整合涉农资金,实行打捆使用,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服务平台,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选择2个乡镇实行土地流转改革试点,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集约经营。继续完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确权到户任务,稳妥开展林权流转改革工作。继续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农场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农业″小三场″改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实施一批土地整理和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及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力争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恢复除涝面积23.6万亩。继续抓好″两线一片″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一建三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供排水、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切实抓好农民增收和农民工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增加农业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鼓励发展乡村休闲游。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转移,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8万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扶贫搬迁″工程。 (四)突出″两型社会″建设,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创新″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启动实施″两型社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资源城市转型试点,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资源枯竭企业扶持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鼓励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结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和低丘岗地改造,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改进科技三项经费使用办法,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入股、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各类风险创业投资机构来我市投资参股企业。深化金融财税改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市商业银行发展成区域性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地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民营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力争新增1家上市企业,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建立完善市城投公司、交通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力争将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扩大到2亿元;支持保险企业开展污染责任险等新业务和畜禽养殖保险等农业保险试点。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制定出台招商引资项目异地建设的财政利益分配政策,推进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积极做好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改革的实施工作。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和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好冶钢集团、矿务局等企业改制历史遗留问题。 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认真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积极推进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启动黄金山工业园区等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建设。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应用循环经济技术,积极培育新冶钢等10家循环型企业和锻压等1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推动清洁生产和集约化发展。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大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力度,继续推进工业窑炉改造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切实加强节油节电节水工作。统筹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森林减排,深入开展小水泥、小炼铁等″十个专项治理″,抓好一批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巩固矿山整合成果,促进矿产规模经营。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开展大冶湖、富河、铁金港等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水环境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湿地保护。继续抓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和开山塘口、尾砂库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配套建设环卫设施,完成峰烈山垃圾处理场沼气发电项目。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生态型村镇建设。 (五)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在大城市建设上展示新形象 强化规划先导作用。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今后一段时期黄石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创新规划理念,结合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发展战略,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抓好一批综合规划、专业规划等城乡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扩大市民对规划编制的参与度。加强规划管理执法。全面加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四城同创″为抓手,重点实施城市道路、环湖开发、城市绿化、旧城改造等四大工程。着力抓好106国道大冶至铁山段改造和快速路三期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对黄石大道东段、武汉路等主次干道实施刷黑改造,力争完成颐阳西路、公园路等6条道路刷黑工程,加快实施川气输黄管网建设。打通环磁湖道路,启动磁湖北岸商居小区建设,完成北岸滨水景观带建设,启动西岸滨水景观带建设,做好南岸土地收购储备拍卖和滨水景观带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抓好道路景观绿化、小区绿化、庭院绿化等工作,大力实施国家矿山公园和金山大道绿化、长江外滩防洪和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全年新增、改造绿地面积80公顷以上。坚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市场运作,加快东风路片旧城改造,启动人民街片旧城和棚户区改造,组织实施冶钢集团、黄石矿务局等企业棚户区和团城山城中村改造。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认真抓好大广、杭瑞高速黄石段、武汉至黄石城际轨道、省道河金线、大棋一级公路、棋盘洲港区1、2号码头、外贸集装箱码头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咸宁至黄石高速公路等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体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启动村组公路建设。以燃油税改革为契机,逐步有序撤除二级以下公路收费站。 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区级政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开展交通秩序、户外广告、违法建筑、油烟扰民、噪音污染等专项整治,强化重点工程、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和背街小巷管理,切实提升城市环境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拆迁机制。认真做好经营城市工作,制定推进城市可经营性项目投资多元化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拓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启动民资的领域,缓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六)突出以人为本,努力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有新作为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扩大就业扶持政策覆盖范围,全面开展创充分就业社区、再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失业保险调控和促进就业的功能,积极开展援企稳岗工作,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妥善处置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新增7700人、6000人、1000人、10000人和3000人。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健全农业″小三场″和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无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和城区农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稳妥解决特殊群体的基本保障问题,积极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住房保障实现形式,认真做好廉租房提标扩面工作,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政府投入,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城乡薄弱学校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积极支持高校发展。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市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强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监管。加快科技场馆建设,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新体育馆等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开展违法生育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等专项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文物保护、档案等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完善接访、排查和调处工作机制,努力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加快推进仲裁机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公安信息化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城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板岩山、青龙阁等处地质灾害防治。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监管,严格控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市场供应和管理,完善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努力保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城市社区功能,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支持驻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坚持司法公正,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外事、对台、侨务、民族、宗教工作。继续做好统计、气象、地震、测绘、水文、史志等工作。重视和支持老龄、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page---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根据省里统一部署,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准备工作。在铁山区开展″大部门″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理顺市区管理体制,扩大城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强化区级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分开。 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作专题推进机制。大力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继续完善″两集中一代办″和收费明白卡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基本实现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建成宏观数据库,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积极构建方便企业、方便市民的便捷通道。推广″马上就办、有请必复″的办事理念和机关文化,定下来的事雷厉风行,看准了的事一抓到底。 严格依法行政。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积极开展行政问责试点,严格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坚决纠正和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依法行政考核体系。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倡导勤俭办一切事情,节约办一切活动。严格控制行政开支,硬化预算约束。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以及党政机关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支出压缩10%,全面清理、审核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着力解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的问题。健全公务员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深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重抓好药品直接采购集中配送试点和中小学教育收费″一次清″公示试点的扩面推广工作。 各位代表!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今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进一步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着力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1)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52万人次。筹资3000万元,对新增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破产企业和改制企业特困人员及区属困难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实施补贴。(2)筹资4352万元,解决农村10.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农村500户、2000人扶贫搬迁建房问题。(3)筹资800万元,完成10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及背街小巷环境治理任务;筹资500万元,新建、改造城市公厕47座。(4)完成城区10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程。(5)筹集廉租房房源700套,其中,市本级筹集500套,大冶、阳新筹集200套;对困难家庭实行住房租赁补贴。(6)筹资2800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75所改扩建校舍5.9万平方米;筹资340万元,建设农家书屋70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7)筹资6000万元,完成铁金港下游7.9公里河道清淤工程。(8)筹资3538万元,建设市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当年封顶。(9)筹资730万元,建成黄石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0)建成大冶市、阳新县污水处理厂和磁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完成花湖污水处理厂、黄金山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团城山污水处理厂,全面实现环磁湖、青山湖排污口截流;开工建设日处理垃圾1200吨、年发电1.6亿度的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各位代表!人民的期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时代的重托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上下一心,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黄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