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箕铺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十四五”期间全镇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行动指南,是全镇各级行政机构和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指导文件,也是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镇建设新征程的战略纲领。
“十三五”时期,大箕铺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大冶市委市政府“一优三化”、“三个大冶”战略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文化兴镇、旅游活镇”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筑生态产业体系,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圆满地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十四五”时期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镇建设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48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业营业总额4.58亿元。2019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限额以上商贸业营业总额同比增长了9.4%、2.3%和12.4%。全镇财政收入达1.16亿元,较“十三五”末期增长逾5000万元,年均增速14.8%,远高于大冶市平均水平。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52.70元,年均增速8%,较“十三五”期末增长36%。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在湖北省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稳步实施“疫后重振三年行动计划”,谋划“疫后重振”重大项目建设投资196亿元,全镇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持续向好。
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抢抓大冶市“生态转型、创新突破”发展机遇期,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绿色、生态、智能、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绿色矿业、非金属新材料、文化旅游并驾齐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传统产业逐步升级。全面完成富家山钼矿、大志山铜矿、冯家山硅纤矿等3家传统矿业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改,传统矿业绿色发展势头强劲。通过“拆、并、转”等方式,完成21家铸造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显著提升了生产效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大冶市获批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三年扫零行动重大突破,相继建设完成5家企业研发中心。依托独特硅灰石矿产资源,瞄准世界先进生产工艺和全球高端新材料需求,持续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攻关力度,初步形成以“冯家山硅纤”为代表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新优势。
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文化兴镇、旅游活镇”发展战略,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山水条件和矿冶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基因,大力发展“原字号”、稳步形成“新优势”。农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抢抓大冶市创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契机,推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示范基地5个,其中优质粮油基地8000亩,蔬菜基地6000亩,油茶基地4000亩,花卉基地500亩,苗木基地6000亩。成功召开第四届中国有机农业大会有机蔬菜瓜果产业振兴现场会,成功创建湖北省“平安农机示范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休闲文化旅游强势崛起。按照“全域规划、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先后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东角山、大箕山区域控制性规划,依托“中国楹联名镇”和“矿冶文化之乡”文化品牌,以“红(革命)青(古民居)绿(山水)”为主攻方向,整合鄂东南第一农村党支部、原生态古民居、东周古城遗址、鑫东生态园等优势旅游资源,初步形成集红色文化、古民居文化、诗词楹联文化、自然山水观光、农业体验和健康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布局。相继启动东角山、大箕山、水南湾古民居、柯大兴古民居、铜花谣等旅游开发工作,完成环父子山绿道工程、大箕山登山步道、春润生态园、鑫东田园综合体等休闲旅游项目,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园发展定位和概念性规划。成功举办大冶市“农民丰收节暨大箕铺首届文化旅游节”,成功创建“湖北省诗词楹联文化镇”。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强化规划引领,高质量完成镇域总体规划和14个乡村规划编制任务,全域统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镇域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实施106国道沿线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四化工程”,投入2000万元启动镇区改造工程,相继完成镇区绿化补植补造,路面维修硬化。武阳高速、下曹大道、高铁南路、兴高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完成环父子山绿道建设,镇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对外交通更加便利。实施“村村通客车”、“组组通公路”工程,持续推进“四好”公路改造,基本实现环村有主干道、户户通水泥路,群众出行条件加快改善。全面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12个行政村实现“同饮一类水”,村民安全饮水保障不断提升。大箕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熊家洲片区污水管网、大冶湖堤防加固、大箕铺福利院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健全乡村保洁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行全域市场化保洁,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收集、转运率达到97%以上,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全域累计建设户厕1678个、公厕建改57个、旱厕拆除986个,达到综合整治效果,河道水质明显提升。大力实施铁路沿线环境整治、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小箕铺村等7个示范村和整治村美丽乡村村庄治理,不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道路路障清除,镇村面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成功创建“全国卫生乡镇”。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全面落实大冶市“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全覆盖,全镇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成功创建“湖北省生态示范乡镇”。环保执法成效显著。累计整治关停19家塑料制品厂、16家小洗砂厂、6家碾子厂,关停整改养殖场174家。对21家“散乱污”企业实行销号制管理,重拳整治“散乱污”,在全市率先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环境治理积极有效。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深入,全面完成开山塘口治理工程。推进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治理,扎实开展小餐饮整治,强化秸秆禁烧以及综合利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高质量建设“绿色家园”。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0676亩,四旁绿化14.5万株,公路绿化18.8公里。率先推行林长制,建立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长效机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成功创建“湖北省森林城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一湖三港六库”管护工作,精准实施“一河(湖、库)一策”,全面落实河湖长巡查制度化、常态化,实现“河长治”。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着眼于民生福祉改善,全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提前脱贫,率先小康”总体要求,建立“1+N”扶贫队伍,织牢织密“镇-村-企”扶贫网,大力实施“三业”扶贫增收行动,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以光伏、油茶产业为主导,水产、畜牧、花卉、林果、旅游为辅的产业扶贫体系,高质量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率先实现全镇24个村6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306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省和国家贫困线标准。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义务教育普及率保持100%。完成大箕铺中学建设,建成大冶市各乡镇最高标准中学。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改善。镇卫生院按照分片分区包保原则,组建了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全镇累计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到1.6万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得力。持续加大劳资纠纷调处和用工单位巡查力度,做好失地农民基本保障。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技兴农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有效促进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深入开展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系列创建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超1000户。新建鑫东农民体育运动中心,年均开展百余场书画展览、阅读分享、电影下乡、农民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博雅艺术馆顺利开馆,镇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实体收藏不断丰富。获评“全国最佳楹联文化乡镇”。
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建设,积极吸收回乡服务创业的优秀人才,壮大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以精简机构和便利群众为导向,推进治理模式不断探索出新,创新性的建设了集矛盾纠纷调解、信访维稳、武装、消防、法律援助等于一体的综合治理中心,实现了各领域治理机构和治理人员的统筹协调,“领导小组+指挥部”统筹协调机制和“领导+专班+民警”联合包保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机制不断健全,社会治理效能和治理效率显著提高。依托阳光信访平台,建立健全领导包案、调解预案制度,坚持节假日上门慰问重点信访群体机制,信访工作总体平稳,基本实现“零报告”,未发生重大涉维事件。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实现镇域主要道路300余个监控点安装联网,累计完成10个村庄700余户村民“摄像头入户”安装,实现联网到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防控效能进一步提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活动,有力地震慑了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净化,社会大局总体和谐稳定。
总体而言,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发展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制约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产业占比高,创新发展动能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进展缓慢,与建设现代化、生态化美丽乡镇尚有较大差距;民生保障资金缺口较大,成果共享机制尚不健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明显。“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多重区域战略叠加,为开启发展新征程带来难得机遇。湖北省加快疫后重振,在就业、财政、税收、金融、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揽子支持计划,推出《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抢抓湖北省政策落地,为大箕铺镇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政策和发展机遇。湖北省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和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进一步带动周边城镇的产业创新发展,黄石市实施“跨过黄荆山、挺进大冶湖”城镇拓展战略,建设“环大冶湖生态新区”,大冶市加快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城,多层次区域发展战略叠加大箕铺,为大箕铺分享区域战略发展红利,加快促进区域产业关联、基础设施更新和公共服务共享,推进“箕-冶-黄”同城化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带来了新动力。
发展基础总体薄弱,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带来较大挑战。大箕铺镇传统矿业和低端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比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商品化率低,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依然较少。商贸服务底子薄,现代物流业尚未形成气候,旅游开发投入不足,未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集群,产业关联度仍需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面貌亟待进一步改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存在差距。村集体经济薄弱,工作创新性不足,部分村理事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基层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大箕铺镇处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叠加期、转型突破期、全域更新期和民生提升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变化,深刻认识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新要求,抢抓机遇、科学应变、积极化挑战为动力,主动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系统衔接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十四五”期间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建设“魅力大箕铺、城市后花园”为总目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打造“六个小镇”,构建“一心引领、一轴带动、三区支撑、全域推进”的总体发展布局,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镇村美丽、人民幸福、治理有效”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成为大冶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推进特色发展。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障碍要素,不断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
坚持系统思维,把握全局视角。强化系统性谋划、全局性思考,统筹做好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基层治理的协同共进,着力补短板、强根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率、结构、速度相统一。
坚持区域协调,实现统筹发展。加快融入环大冶湖生态新区,推进“箕-冶-黄”同城化建设,强化与周边城镇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不断缩小镇村差距,促进镇村共同繁荣、全域协调发展。
坚持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办好惠民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发展社会事业,提升文明程度,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生活的更加自豪、更加幸福、更有获得感。
实施产业转型工程,建设创新活力小镇。深度融入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发挥与黄石园博园隔湖相望、临近大冶城区的优势,以生态转型、创新发展为动力,聚焦城郊休闲、健康养生、乡村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突破性发展康养休闲文化旅游业,打造城郊经济新增长极。围绕壮大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深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
实施镇村提质工程,建设城郊特色小镇。抢抓黄石市挺进大冶湖、大冶市跨越大冶湖城市发展战略机遇,围绕大冶市产城融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镇区更新改造和生态新区建设,持续巩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着力提升镇村基础功能,加快实施“以城促乡”,推进全域一体化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小镇。
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加快形成“以菜为基、以花为核、以林为特、以农为本”农业集聚发展格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普及,夯实农业发展要素保障,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乡村建设计划,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生态康养小镇。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美丽大箕铺、城市后花园”建设,贯彻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为切入点,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全域“后花园”环境整治,打造特色生态景观,建设生态家园,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
实施文化繁荣工程,建设历史文化名镇。依托东周古城遗址、鄂东南第一农村党支部遗址、古民居、古建筑群等历史文化遗产和“三山一水”生态资源本底,深入挖掘矿冶文化根源、红色文化内涵、民俗文化底蕴和山水文化优势,系统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历史文化要素与城镇建设相融合,积极创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
实施村镇治理工程,建设幸福平安小镇。深入推进全国文明乡镇、全国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建设文明家园、健康家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问题,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十四五”末期,大箕铺镇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大幅跃升,建成“特色鲜明、镇村美丽、人民幸福、治理有效”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经济发展新突破。到2025年,争取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亿、财政总收入突破2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亿元、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金,年均增长8.8%、10.7%、16.5%和17.3%。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休闲旅游新增长极,建成城郊康养休闲特色小镇,成功创建湖北省旅游强镇。绿色矿业、非金属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持续做强、协同并进。
城乡建设新高度。熊家洲片区生态新城、小箕铺未来社区加快建设,城镇空间不断拓展。大箕铺街片区更新改造深入推进,镇区功能更加健全,镇区面貌加大改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一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域公共交通、停车场、地下管网、园林环卫、信息化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危房全面治理到位。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生态环境新局面。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净土、绿矿”生态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全域废弃矿山复垦和生态修复工作,绿色矿山建设率100%。持续开展源头治污,实现镇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消减,空气质量持续优良、稳步向好。生态制度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创建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层级进一步提升,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打造10个省级以上美丽乡村。
民生福祉新成绩。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救济、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收入水平超过大冶市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稳步缩小。镇村文明程度和居民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全国卫生乡镇”“全国文明乡镇”建设持续深入,成功创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水南湾古民居志愿服务省级品牌。
基层治理新境界。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全面依法治镇,平安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层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表1大箕铺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类型 | 指标名称 | 指标单位 | 2020年 | 2025年目标值 | 属性 | |
基数 (预计) | 总量 | 年均 [累计] | |||||
1 | 经济高质量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9.7 | 30 | 8.8% | 预期性 |
2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4 | 40 | 12.3% | 预期性 | |
3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1.2 | 2 | 10.7% | 预期性 | |
5 | 外贸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4500 | 10000 | 17.3% | 预期性 | |
6 | 规上制造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 % | 43.8 | 100 | 预期性 | ||
7 |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数 | 家 | [5] | 预期性 | |||
8 | 城乡高品质 | 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 | % | 90 | 100 | 预期性 | |
9 | 城乡一体化供气主管网覆盖率 | % | 100 | 预期性 | |||
10 | 城乡一体化供气覆盖率 | % | 40 | 预期性 | |||
11 | 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率 | % | 97 | 100 | 预期性 | ||
12 | 农村污水处理率 | % | 60 | 预期性 | |||
13 | “村村通”道路刷黑率 | % | 100 | 预期性 | |||
14 | 生态新格局 | 森林覆盖率 | % | 37.5 | 约束性 | ||
15 | 绿色矿山覆盖率 | % | 100 | 约束性 | |||
16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95 | 约束性 | |||
17 | 工业废水处理率 | % | 100 | 约束性 | |||
18 | 水功能区达标率 | % | 100 | 约束性 | |||
19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
20 | 民生新福祉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2550 | 31300 | 6.8% | 预期性 |
21 | 新增就业人数 | 万 | [0.4] | ||||
22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 | 100 | 约束性 | |||
23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 | 100 | 约束性 | |||
24 | 老旧小区改造套数 | 套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
25 | 农村危房改造率 | % | 100 | 约束性 | |||
26 | 中小学校标准化改造比率 | % | 100 | 约束性 | |||
27 | 农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比率 | % | 100 | 约束性 |
注:[ ]为累计值。
坚持“生态优先、镇村一体、特色鲜明、适度规模”的原则,根据城乡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建设“魅力大箕铺、城市后花园”的战略目标,按照“以点带面、串点成带、全域统筹”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一心引领、一轴带动、三区支撑、全域推进”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心”。即熊家洲生态新城,打造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区、产业拓展区、文化展示区和现代城镇发展示范区。深入对接黄石市“环两湖跨两山”空间发展战略,围绕大冶城区“东融南拓西扩”发展目标,发挥熊家洲片区作为大箕铺与大冶主城区联系的重要纽带和“箕-冶-黄”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功能,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文化旅游集散中心,重点发展城郊休闲旅游、现代商贸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郊生态新城,形成全域生态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增长中心,以点带面推动镇村全面发展。
“一轴”。即串联熊家洲生态新城、大箕铺中心镇区和小箕铺未来社区,打造沿106国道的城镇发展轴和产业驱动轴。加快与大冶城区的对接,实施城镇更新计划,重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加快推进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突破发展,形成铸造加工、纺织服装、婴童用品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协调布局的产业发展带,建成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轴。
“三区”。即三角桥物流工业园区、鑫东生态农业园区、小箕铺文化产业园区。三角桥物流工业园区是镇域传统制造业聚集区,加快对接全市物流产业布局规划,推进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围绕镇域传统制造业转型和生态农业、城郊旅游发展新优势,加快布局现代物流业,形成集商品仓储、交易、运输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集聚地和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鑫东生态农业园区是镇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依托鑫东生态园,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规模化生产和跨越式发展,打造全市蔬菜供应“菜篮子”基地,补强城郊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推进三产融合,拓展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小箕铺文化产业园区是全镇康养休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区、聚集区和集散地,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和优势文化资源,遵循“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加快整合镇域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突破性发展城郊康养休闲旅游业,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打造产业与生态相适宜、吸引城市人口回流的未来生活展示区和生态产业集聚区。。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度融入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发挥与黄石园博园隔湖相望、临近大冶城区的优势,聚焦城郊休闲、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突破性发展康养休闲旅游,打造城郊经济新增长极。围绕壮大绿色经济,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
发挥临近大冶城区的区位优势,依托优质山水资源、悠久矿冶文化和特色历史遗迹,以“旅游”为媒介,聚焦城郊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生态体验、文化体验、研学教育,突破性发展城郊旅游业,形成大冶市文化旅游发展新增长极,打造城郊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创建湖北省旅游强镇。
发展城郊康养旅游。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健康养生和运动休闲需求,立足以武汉为核心的鄂东都市圈,加大对健康、运动、养生、养老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旅游+健康”融合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湖北省康体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东角山登山步道、环父子山绿道等健身休闲设施,以东角山康体运动中心、铜花谣风景区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登山、攀岩、蹦极、越野、自行车、卡丁车等运动体验项目建设。依托大冶市群康医院、骨科专科医院、圣海养生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康复和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强化与黄石理工学院、大冶市第二、第六人民医院等高校和医疗机构的合作,以医养结合为重点,支持与健康养生养老相关联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体检等业态发展,加快形成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养老、旅游为一体的康养发展特色。
发展城郊休闲旅游。以大冶市持续推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建设为契机,以有机蔬菜、精品花卉、特色林特为切入点,推进镇域优质农业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的有机结合,推进“旅游+城郊休闲”发展。以鑫东田园综合体、春润生态园、铜花谣风景区、“我要花”鲜花种植基地、奇文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等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立足城乡居民品质消费,打造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与农事体验基地。持续举办“农民丰收节”、“文化旅游节”、“乡村园博会”等文化展示和节庆活动,围绕“菜”、 “花”、 “林”、“果”,积极策划“采摘节”、“花博会”、“林博会”、“果博会”等节会展览活动,加快以节会催化壮大乡村旅游市场,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
发展城郊观光旅游。充分发挥大箕山、龙角山、大冶湖等山水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生态”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铜花谣”风景区建设,形成以生态观光为主导,集山地度假、娱乐休闲、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目的地,实现年接待游客流量突破100万人次。以龙角山“云上十八拐”爆红网络为契机,加大推介大箕山、龙角山生态观光游,以“云上十八拐”为纽带,串联龙角山龙角古刹和大箕山四峰寺等宗教景点,整合石家堍山水风光,加快基础设施改善和线路景观营造,打造“山水交融、禅缘往复”,集生态观光、户外休闲、自然探险、禅修体验为一体的网红旅游打卡地。串联大冶湖和牛皮港水道做好“水文章”,依托春润生态园和熊家洲湖畔公园建设项目,加快牛皮港水体生态修复和沿线环境、景观改造,推进沿港道路升级和改造,建设沿港沿岸亲水平台,形成水体生态观光旅游新环线。
发展城郊文化旅游。依托五里界东周古城遗址,深入挖掘东周文化内涵,以古城屯兵、矿产开采、兵器冶炼为切入点。发挥楹联诗词文化传统优势,积极开展“诗友会”、“诗友节”活动,讲好东周古城矿冶文化故事,推进古城遗址建筑风格整改、仿建和复原,发展东周古城矿冶文化体验旅游。以曹家堍“鄂东南第一农村党支部”和“大冶兵暴”策划地旧址为重点,整合龙山文化促进社遗址、富家山革命根据地、小箕山革命烈士墓群等红色文化遗址,系统开发红色旅游项目,以建设曹家堍红色文化村为中心,加快发展红色文化体验游。以柯大兴、水南湾、八流等村为重点,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修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动员村民自筹等方式,加快推进古民居、古村落保护和开发。通过挖掘和整理民间传说、诗词楹联等民间文化,定期开展民俗文化交流和演出活动,大力推介古民居、古村落文化体验游,打造若干精品民俗旅游村。
发展城郊研学旅游。围绕大冶市建设长江中游区域研学旅游中心目标,依托本土红色旅游资源、独特地质景观和特色古民居资源,大力开发研学旅游产品,推进“旅游+研学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全市研学旅游核心集聚区。围绕“红色史诗”和“军事拓展”主题,以铜花谣风景区军事拓展教研基地建设为核心,加快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富家山三亿年大型天然溶洞群,整合烈马回头、王蛇出洞、龙角朝晖等独特地质景观,加快交通和配套生活、娱乐、教育、展览设施建设,与专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打造地学科普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柯大兴、水南湾、八流等村古民居、古村落资源,抢抓鄂东大学城在大冶落地契机,对接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等大专院校艺术、建筑等相关专业采风、研究和实践教育需求,加快打造古民居古建筑研学教学示范基地。
打造非金属新材料新增长极。依托冯家山世界级硅灰石矿产资源,以冯家山硅纤、海纳新材料等重点企业为龙头,瞄准世界先进生产工艺和全球高端新材料需求,持续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攻关力度,形成以“冯家山硅纤”为代表的非金属新材料创新发展增长极。
推进传统矿业绿色发展。坚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以富家山钼矿、大志山铜矿、冯家山硅纤矿为重点,引导传统矿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的环保设施,实现绿色生产、和谐发展。大力实施矿山治理,持续推进冯家山、大箕山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强化矿山生态修复。
推进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以“提质增效”为主题,围绕铸造、成衣和婴童用品加工三大领域,强化产业细分领域发展研究,鼓励加工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提升加工制造工艺。以盘活宏力铸造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围绕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产品需求,推动铸造生产线更新和产品升级。以鑫星冷机制造为重点,加大产品设计投入,壮大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降低产品的废品率。以美天时装、可露莎服装为重点,加快融入大冶市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化、基地化发展战略,探索“互联网+服装”设计、生产、营销新模式,重视成衣创意,强化品牌建设,建设成为大冶市纺织服装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以乐瑞婴童为重点,加快引进培育产品设计和研发团队,形成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拓展产品类型,提高生产产能,继续扩大国际市场生产订单,实现产品出口总额突破5000万美元。
推进建筑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开展长丰混制品资产重组为契机,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更新和产能提升,进一步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不断降低混制品生产对镇区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干扰。以建设熊家洲生态新城、小箕铺未来社区和实施大箕铺镇区更新改造为契机,积极推进本土企业提档升级,鼓励本土外出创业优质企业回乡发展,加快引进一批具有优良资质的知名房地产企业来箕开发,推进镇域建筑和房地产业发展。
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服务和农村电子商务,提升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和旅游消费的支撑保障作用。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接海虹物流园、黄石新港物流园、顺丰机场,依托大广、咸黄、武阳高速,武九铁路,106国道、315省道等交通路网,以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为主导,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化平台。依托三角桥工业园,面向本土制造、加工、建筑、新材料等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镇西北物流园区、群峰物流基地建设,形成集商品仓储、交易、运输为一体的500万吨级生产性物流基地。大力推进以春润冷链物流平台、鑫东冷链物流平台为重点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对接鄂东南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面向本地特色农产品和海鲜、肉蛋禽类商品等,提高农产品冷链仓储配送能力。
壮大现代商贸业。紧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多样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提档升级。围绕熊家洲生态新城和未来社区建设,依托华升休闲度假等重点企业,加大商贸服务业招商引资,吸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产业集聚。以小箕铺中鑫商场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快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会务为一体的现代商贸综合体,整体提升镇域商贸服务档次。围绕服务城郊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对接有机蔬菜、精品花卉和特色农副产品消费需求,推进专业化农贸批发和花卉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实施金井路农贸综合批发市场项目。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大冶市持续开展湖北省淘宝“村播计划”试点县(市)建设契机,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围绕特色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童车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推进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顺应网红经济迅速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电商直播销售新模式,扩大流量来源,打造电商发展新引擎。
抢抓黄石市挺进大冶湖、大冶市跨越大冶湖城市发展战略机遇,“融入再融入,对接再对接”,不断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加快实施城镇更新行动,着力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镇和乡村功能。
加快建设熊家洲生态新城。抢抓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黄石-大冶-阳新一体化发展格局,围绕大冶城区“东融南拓西扩”发展目标,大力推进熊家洲片区生态新城建设。支持碧桂园等龙头企业加快低密度、环保型住宅小区开发建设,以春润生态园为重点,推进沿湖休闲观光、水上娱乐、水上集市、乡土记忆等生态体验项目建设。以106国道、熊家洲大道、高铁南路等交通干线为重点,加大商业、医疗、文化、体育、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力度,统筹完善大箕铺广场、绿地、公园和道路、桥梁、地下管网建设。充分发挥熊家洲片区作为大箕铺与大冶主城区、黄石城区联系纽带的功能,推进“箕-冶-黄”同城化发展。
加快建设小箕铺未来社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探索建设集优良宜居、有源有脉、创新创业、共治共建、邻里和睦、智慧治理于一体的未来社区人居模式。依托文化产业园,加快编制未来社区开发建设规划,盘活土地资源,坚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先行,推进交通、医疗、教育、文体、娱乐、商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周边鑫东生态农业、龙角山康养度假、柯大兴文创古村、石家堍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统筹人才、文化、民居、田园、创业、创意等要素,以休闲观光、生态旅游、颐养度假、文化研学、民宿餐饮等产业为主导,加快建设产业与生态相适宜、满足未来美好生活愿望、吸引都市人群回归乡村的精致未来社区。
推动大箕铺镇区更新改造。坚持“集约高效、内涵发展、品质提升”原则,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多元参与、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加快编制镇区更新行动方案,推进106国道沿线镇区整体更新改造升级。以实施大箕铺街、小箕铺街形象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镇区闲置、低效国有土地和老旧建筑集中连片拆旧升级,到2025年实现镇区危房全部拆除改造,镇区面貌全面提升。以有机更新模式逐步实施生态修复、景观优化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着力解决镇区绿化、排水、生活垃圾处理、交通、消防、亮化、停车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镇区公园、休闲广场、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提升镇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整体风貌。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大力支持高铁南路、兴高路、下曹大道、武阳高速、咸黄高速大冶东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建设,系统推进产业园西线、环大冶湖至父子山绿道连接线、大冶北站至咸黄高速大箕铺互通公路、文化产业园至柯大兴、李奇湾旅游公路等公路建设,新建小箕铺港环港路、大箕山外环路、曹方路等主要通道,推动315省道大韦路段、殷箕路段道路拓宽和线型改造,实现所有交通行为进入主次干道小于10分钟。积极争取106国道小箕铺和五里界村段改线,减少过境交通对中心镇区影响。积极对接大冶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推进公共交通线路向大箕铺延伸,增加公共交通站点,融入全市公共交通网络。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加快道路硬化改造和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到2025年实现“村村通”道路全部硬化刷黑。
完善城乡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石家堍自来水厂改制,完成石应高、袁家咀等村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到2025年实现全镇供水到户100%覆盖,确保城乡居民均衡享有高质量饮用水。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安全饮用水100%覆盖。集中资金大兴农田水利工程,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泵站维修,持续做好熊家洲堤防段治理完善工作,切实提高镇域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加快推进大箕铺污水处理厂建设使用,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达到60%以上。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更新。以106国道沿线新区、镇区、未来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完成熊家洲片区排水工程,2025年实现大箕铺镇天然气主管网基本到位,统筹推进道路、排水、电力、环卫、绿化、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实施镇区综合环境整治,加大全镇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围绕106国道“洁、绿、亮、美”提升改造,推进道路拓宽、镇区亮化和景观改造,2025年实现镇区路灯全部到位。统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完善排污、排水、电力、天然气等管线配套。加大公共资源配置力度,统筹垃圾站、垃圾房、垃圾箱配备建设,实现镇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乡村垃圾处理率达到50%。加大社区公园、乡村游园、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加大社区文化体育设施供给,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圈。适度增加镇区步行、自行车“绿道”数量。
建设智能新型基础设施。深入对接全市5G网络部署和商用推广计划,加快推进镇区5G网络基站建设,推动全域信息网络升级,围绕文化旅游和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加快推广以5G创新应用为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围绕“智慧大箕铺”建设,积极融入大冶市互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推进涵盖政务、企业、民生、旅游等领域的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能源、智慧水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系统建设。
健全城乡一体要素配置市场。依托全市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积极实践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资产租赁等新型集体经营模式,引导规范化、规模化、效率化土地流转,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以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闲置土地资产盘活,吸引社会资本以“村企合作”模式发展农业加工、乡村旅游、乡村服务等产业,鼓励社会投资主体重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村农业人才引进,利用好多种人才政策,以多种形式吸引人才入乡创业服务。
推进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对接,利用好大冶市区“跨越大冶湖”南扩机遇,积极争取将镇区纳入全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镇区与市区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以镇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带动全域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持续做好城乡一体化供水入户工程,推进城乡统筹供水工程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同步实施。建设便捷的城乡一体公共交通系统,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扩大农村社区公共交通覆盖率,完善覆盖城乡的路网体系。加大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网络建设力度,建成覆盖城乡的高速宽带光纤网络,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提高农村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质量。
完善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确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普惠性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普及力度,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卫生室布局,加强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动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达标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整合农村闲置校舍、公共用房资源,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发展乡村康养产业,完善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村级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农村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为抓手,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推进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
抢抓大冶市建设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大箕铺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机遇,深度对接全市“一菜、两茶、三花、四果、五个试点”三产融合发展布局,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业+”融合发展,以延长农业产业链为主线,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着力构建特色鲜明、要素聚集、效益突出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
夯实粮油基础供给保障。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油播种面积和生产产量。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工程,稳步改善耕地质量和农田生产潜力。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通过强化品种改良、推广高效技术和扩大种植规模,稳步提高粮油种植效益。重点推广“稻-油”、“稻-薯”、“稻-菜”、“稻-渔”、“稻-虾”共作、“畜-沼(有机肥)-粮”等模式,加快形成循环农业生产体系。
壮大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依托鑫东生态园,以大箕铺村为核心,逐步扩大方至畈、小箕铺、袁家咀、叶家庄、柳林、水南湾、凤凰等村蔬菜种植规模,建设万亩连片标准化优质蔬菜基地,打造全市蔬菜供应“菜篮子”基地,补强城郊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蔬菜小镇。依托“我要花”鲜花种植基地和“铜花谣”建设项目,以小箕铺、方至畈、刘逊、石家堍、后畈等村为重点,打造万亩鲜花种植基地,建设辐射鄂东南地区的大型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开创花卉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打造鲜花小镇。立足山地资源,以发展山桐子、油茶等经济苗木为重点,鼓励和支持西瓜、黄桃、草莓、甘蔗、葡萄、中药材等特色品种落地生根,着力在八流、袁家咀、三角桥、石家堍、凤凰等村建设山桐子、油茶、水果、绿化苗等特色经济林基地,打造“山桐子+油茶”双万亩基地。
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施特色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行动,以推进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为重点,加快布局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有机蔬菜、精品花卉、特色林特产品,依托鑫东、“我要花”等龙头企业,支持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加快推广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车间、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积极引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组织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积极开发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品牌,打造以鑫东有机蔬菜为核心,以叶家庄毛竹笋、裕盛香菇、三角桥鱼子酱、方至畈冰糖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为辅的区域品牌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精深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持续壮大有机蔬菜、优质花卉、经济苗木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鑫东“农商旅”融合发展“1+N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整合水南湾、柯大兴等古民居古村落资源和东角山、龙角山、大冶湖等山水资源,挖掘大箕鼓书、大箕诗词、木雕石雕砖雕等特色文化和“鄂东南第一农村党支部”、“大冶兵暴”等红色文化,以推进“有机蔬菜+”餐饮、观赏、采摘、运动、休闲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打造以花卉、水果和特色林特产品为依托的“农文旅”、“农教旅”、“农水旅”等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推进特色农产品主题文化园、科教馆、育苗馆、文创馆、采摘区、体验区、休闲区等互动体验项目建设,加大对道路、餐饮、住宿、停车等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畅通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周边休闲旅游观光景区景点的联系,促进农、商、旅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形成集“品有机果蔬、体农事生产、访革命旧址、看民居文化、观自然风光、享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纵深发展格局,打造城郊乡村旅游精品产业带,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快发展数字化智慧农业。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制高点,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为抓手,加快建立一批农村信息服务站,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商示范村,培养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商致富典型,实现农业信息化全覆盖,打造智慧农业小镇。围绕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发挥融媒体作用,积极进行品牌宣传推介。
建立农产品绿色生产体系。健全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加快推广绿色栽培技术和养殖技术,挖掘和传承传统绿色生产模式及工艺,探索适应本地的绿色生产模式。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应用。
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结合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完善农田电网、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满足现有机井、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设施应用的电力需求。加快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和实用配套技术,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大棚优质栽培、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健全农产品销售流通渠道。加快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大冶市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的重要节点。推广“生产基地+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农商互联、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依托标准化冷库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发展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积极对接知名电商企业开辟本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站点,建设集批发、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村庄规划为指引,按照“适度扩容”和“内涵提升”并举思路,因地制宜优化村庄布局和产业结构,统筹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人居环境治理和历史文化传承,大幅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围绕“特、净、绿、美、强”,着力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打造地域文化特色品牌。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绿满乡村”,落实“精准灭荒”行动方案。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做好“四好”农村路、安全饮水、高标准基本农田、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加快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着力推进农村“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建设。以乡村旅游为主导,加大水南湾、柯大兴、东角山、石家堍、叶家庄、曹家堍、小箕山、五里界等村庄矿冶文化、红色文化、民居文化挖掘开发,加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保护,大力发展乡村田园游、民俗体验游和康养休闲游,建设特色农旅融合美丽村庄。以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生态园、苗木花卉园等农业示范园建设为依托,强化农业产业支撑,筑牢农业基础设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推进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加工物流紧密结合,加大“农文旅”、“农工旅”融合力度,以三角桥、新屋下、后畈、小箕铺、石应高、邓垅、下曹、八流、港边、刘逊、方至畈、柳林、高家堍等村庄为重点,加快建设特色生态农业美丽村庄。持续做好方至畈、小箕铺、叶家庄、水南湾等试点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到2025年着力培育打造10个省级以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村庄纳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名单。
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帮扶机制,夯实以光伏、油茶、山桐子产业为主导,果蔬、鲜花、养殖、水产、旅游业为辅的产业扶贫体系。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特色产业,强化春润生态园、鑫东田园综合体、铜花瑶旅游区等产业项目的综合带动作用,推进龙虾基地、黄桃基地、鲜花基地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持续带动农村低收入人群和欠发达村集体增收致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全域“后花园”环境整治,建设特色生态景观园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高标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和谐统一。
落实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对接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要求,配合做好以森林资源为重点,涵盖山岭、湿地、河流、湖泊、矿产资源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实现镇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
持续强化河湖长制。持续贯彻全市“市-镇-村”三级河湖长制度。扎实做好曹家堍港、黄莲港、牛皮港整治工程,加快实施3条重点河流、1个湖泊、6座水库的疏浚治污、绿化美化工程,实现全镇水域生态环境立体式变化。扩大湖长、河长、库长、塘长公示牌设立,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标语、短信、海报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河湖长制”。
全面实行林长制。以深化“湖北省森林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由镇、村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林长、“林长-监管员-护林员”三级协同的林长制工作机制,完善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机制,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到37.5%。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筹推进企业废气、建筑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强化农村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重点加强对工业大气污染源的全过程控制,确保污染企业排废、降尘达标,实现空气质量持续优良、稳步向好。
改善水环境质量。围绕“河湖长制”,制定河湖生态环境整治行动方案,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加快完成大箕铺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二、三级配套管网建设和升级,力争到2025年,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工业生产废水集中处理率达100%。
强化污染物防治。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引导农业生产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配合做好农用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严防农村土地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对接全市工矿废弃地治理复垦项目,以富家山、大志山、冯家山等矿山为重点,推进新建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积极推进本地矿山复垦工作纳入全市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将矿山复垦与国土生态修复相结合,系统开展地面塌陷修复、地质灾害治理等生态工程,持续做好冯家山、大箕山、水南湾后背山等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对照绿色矿山建设条件,争取到2025年全域各类型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积极创建绿色矿冶发展示范区。
推进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积极对接全市国土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以实施“绿满大箕铺”行动和城乡人居环境治理工程为抓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精准灭荒行动,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和恢复全域森林、河流、湖泊、农田等生态系统功能。
构建镇域生态景观网络。依托镇区更新改造项目,以大箕山为背景,以黄连港为核心,以沟渠、河道、高压线廊道、国道防护林带等生态绿廊为骨架,以沿城镇道路的带状绿地为联系纽带,以休闲游憩道路为补充,以公园绿地为节点,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复合式、立体化的生态景观网络,不断优化镇域整体形象和生态环境。
建设特色生态景观园区。依托鑫东生态园、春润生态园、铜花谣风景区等项目建设,以大箕山、龙角山、东角山、黄坪山等山地资源为骨干,以大冶湖、牛皮港、石家堍水库等水体资源为节点,围绕康养休闲、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推进街边公园、绿地广场、绿色廊道、景观小品建设,强化道路、水电、餐饮、住宿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一批特色突出、景观别致的生态景观园区。
坚持“文化兴镇”,大力实施居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立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争创“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
打造矿冶文化品牌。深入把握大冶市“千年铜都”名片推广的重要机遇,以五里界东周遗址完整的青铜采冶管理系统为依托,深入挖掘大箕铺三千年矿冶历史传承价值,研究提炼矿冶文化内涵。以大箕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和走向全球的矿冶精英老乡为依托,系统梳理矿冶传承历史,深入挖掘矿冶文化精神,加快传播矿冶精神,积极弘扬矿冶文化。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积极挖掘鄂东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中心县委联席会议旧址、龙山文化促进社遗址、吴进山革命根据地、辛亥革命元勋曹亚伯和革命先烈徐策、曹玉阶、曹壮父故居等红色遗址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定位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湖北省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以“农村党建”发源地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品牌。
打造古民居文化和民俗文化品牌。以持续推进水南湾、柯大兴、八流等古民居保护修缮为重点,充分利用以水南湾、后畈村北海湾、顶坜垴村顶坜垴湾、叶家庄村冷水畈湾等为主的全镇200多个祖堂或祠堂资源,整合石应高楚剧团、大箕鼓书、楹联、石雕、木雕、纸扎等特色民俗文化名片,打造特色古民居文化品牌。
打造山水文化名镇。依托富家山、龙角山、大箕山、大冶湖等秀丽的山水资源,加快溶洞、溪流、碧波、绿岸等自然景观开发,结合龙角古刹、龙泉古寺、节孝牌坊、岳飞铸剑等名胜古迹,叫响“禅缘龙角山、生态大箕山、秀丽富家山、唯美大冶湖”山水名片。
强化文化品牌推广。以讲好大箕铺故事为着力点,强化文化品牌传播和多层次文化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和政府扶持力度,以小箕铺未来社区建设为核心,推进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开发,形成大冶市文化创意高地。依托博雅艺术馆、汉绣培训基地、象有形艺术品雕塑等文化项目,持续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新品牌。继续办好“旅游节”、“丰收节”、“园博会”等节会展览活动,加大节会节庆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举办频次和组织力度,形成若干标志性文化活动品牌。
夯实文化产业平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的平台载体功能,加快推动象有形艺术品雕塑基地建设,以小箕铺未来社区、铜花谣旅游区、鑫东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支撑,依托镇域矿冶历史、古建筑群、名人故居、演艺、展览、培训等人文积淀和文化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驻园区,形成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
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依托铜花谣景区,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以“研学”为主题的文化体验区,依托石家堍水库和石家堍村,重点打造“家宴”为主题的乡风体验区,依托柯大兴村、水南湾村古民居古村落,重点打造以“时尚创客”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体验区,依托龙角古刹、四峰寺等宗教文化资源,重点打造“禅修养生”为主题的民宿度假体验区,依托春润生态园、大冶湖,重点打造以“渔人码头”为主题的滨湖生态体验区,依托鑫东生态园、“我要花”鲜花种植基地,重点打造以“乡土”为主题美丽乡村体验区。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镇区更新改造和生态新城、未来社区建设,集中政府财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推进文化站、文化室、图书站、影剧院、健身场等文体服务场站新建改建,全面完成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博雅艺术馆平台作用,持续丰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实体收藏。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网络。以镇文化站为依托,强化基层文化服务人才培养,发掘民间文化达人,发展民间文化组织,壮大基层文化服务队伍,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群体和文化组织优化文化服务的内容生产。加快完善“村村通”、“村村响”等文化服务通道,发挥各村湾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与作用,组织文艺队伍、理事会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推动基层文化服务普惠大众,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加大对大箕诗词、楹联等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力度,不断提高大箕铺镇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父子山绿道、鑫东体育运动中心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小型体育场站、健身活动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积极举办大众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培育全民健身氛围。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禁烟,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基层卫生创建活动,加快提升居民卫生健康素养,培育形成人人具备健康素养,人人养成健康习惯,人人参加健身活动,人人享有健康生活的全民大健康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各领域城市创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问题,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做好文明乡镇创建。坚持开展“文明创建日”活动,深入推进文明乡镇、文明新村、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工作,营造“人人学习新思想、讴歌新时代、参与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巩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支持和引导村、社区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讲好大箕铺故事,树好大箕铺形象。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培育文明新风,把“乡风文明”植入大箕铺人民心田。引导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崇德向善,以“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引领“好乡风”。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推动水南湾古民居志愿服务打造湖北省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持续开展卫生乡镇创建。推进卫生村和卫生社区创建,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组织开展周末大扫除、城镇清洁日等活动,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在基层开展。引导居民自己动手,清除房屋前后的垃圾杂物,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加强卫生保洁管理考核,进一步提升环卫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机械化作业覆盖面。以改水改厕、人畜分离、治脏、治乱、治污,改变生活陋习等为重点,继续在全镇范围内巩固厕所革命成效。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垃圾清运市场化运营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实现分类、收集、转运率达100%。持续加强卫生科普宣传,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先进村评选活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强化创业带动就业,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群体,积极争取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坚持促进创业与推动产业发展相结合,围绕城郊旅游、现代农业、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支持大学毕业生、回国留学生、返乡企业老板、返乡技术工人、农业转移人口等群体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制度,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眼于慢病管理、残疾康复、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等领域,以中医理疗为重点,加快推进群康医院、骨科专科医院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面完成大箕铺卫生院升级改造,新建公共卫生楼、放射楼和发热门诊,实行一体化管理。强力推进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改造。新建熊家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市人民医院在大箕铺建立分支诊疗机构,不断强化镇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和急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以镇区为中心、辐射全域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应急功能改造,提高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重大疫情的救治能力,落实落细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提升普惠性教育水平。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加快学校提档升级,完成小箕铺小学迁址重建,建立健全以镇中学、镇小学、小箕铺小学、城南小学和下曹小学为支撑的“4+1”中小学教育格局。不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确保初中、小学适龄的少年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建立大箕铺教育基金,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义务教育资助全覆盖。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各类社会保险政策,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参保率,重点做好城乡居民、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社会保障工作。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创新关爱城乡困难群体举措,切实保障孤寡老人、事实无依靠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加快建设大箕铺福利院,完善服务能力,提高集中供养率。依托群康康养中心项目建设,实现全镇200多名建档立卡精神病患者政府兜底全覆盖。 积极拓展残疾人社会福利,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福利制度。
补齐镇村养老服务短板。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计划,落实养老服务支持制度和老年人养老补贴制度。以大箕铺福利院为依托,加快区域性养老供养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设,落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统筹推进东角山康养花园、圣海养老中心、舒逸苑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
壮大基层治理力量。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幸福社区”、“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建设实践,壮大“议事会”、“理事会”等群防群治力量,以村民(居民)委员会、“理事会”成员为主,积极吸纳热心人士、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创新性建立村(社区)“调解委员会”,强化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道德感化,积极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促使矛盾在基层化解。
完善基层治理模式。依托大箕铺综合治理中心,加快完善集信访、维稳、公安、武装、法治、退役军人服务等为一体的社会治理联防联动体制机制,着力化解信访积案难案,减少信访存量,做到阳光信访平台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确保无进京赴省越级访事件发生。推进“镇、村、单元格”三级网格化与市级治理网格互联互通,加快执法、刑罚执行和法律服务业务互通和网络互联。
推进法治大箕铺建设。扎实做好“七五”普法工作,不断增强全镇城乡居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强化资源集聚,加快整合律师、公证、仲裁、人民调解、司法所等力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
推进平安大箕铺建设。强化“打防管控”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九张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主街主道、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治安巡防工作,实现“一村一辅警”。全面完成“雪亮工程”试点工作,引导村民安装家庭摄像头联网并网,2025年实现所有主要路口配有监控头、村村都有摄像头。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惩治威胁基层政权、扰乱市场秩序、强揽工程等“黑、恶、乱、痞”分子,用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广泛开展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创建活动。
坚持市委市政府对大箕铺镇“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加强镇党委统一领导,加强镇政府统筹协调,集全民之智,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规划顺利实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全镇各级党组织在基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落实政策、推进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与基层工作实际相匹配的权责体系,鼓励基层大胆探索,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狠抓经济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示范,抓好联系指导基层、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等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确保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在大箕铺镇落地见效;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加强日常管理,抓早抓小,推动党员干部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实施规划目标责任制。按照全镇“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和安排,分解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由镇政府统筹协调,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认真做好年度计划,把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一个计划年度中,保持实施的连续性。各部门要深化细化落实计划,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期限,加强合作、切实推进,提高规划执行力,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将规划推进情况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强化规划衔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促进“多规统筹”,实现发展规划在空间落地,确保各级各类规划与《规划纲要》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完善评估机制。根据规划目标分解计划,开展年度评估。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评估等第三方评估制度,扩大民意测评范围,增强规划实施的准确性和广泛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本规划任务和目标为依据,全过程评价规划实施情况,并相应完善各类考核制度。
强化实施监督。及时通报规划执行情况,推动规划实施信息互联互通和归集共享,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检查。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建立规范财政风险预警监控系统。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强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机制,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在全镇形成全员参与的热烈氛围;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引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镇的事业中;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面向企业和公众及时披露相关政策和信息,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强化项目建设。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库储备目标,积极对接市直各职能部门,谋划镇域重点产业,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重点产业和民生项目纳入市级重点投资与建设目录。“十四五”期间,围绕产业创新、城镇建设、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方向,策划建立并滚动推进84个重点项目。结合大箕铺镇实际情况,创新举措,不断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加大项目督办力度,狠抓项目落实,完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资源要素配置、招商引资和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和各种矛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建立重大项目“领导小组+指挥部”运行模式,实行动态管理,落实监督机制。
强化资金保障。强化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始终坚持利用市场和开放的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引导本地能人回乡注册公司,扩大投资规模;坚持“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友招商”,拓宽招商渠道,探索和第三方市场化金融机构高效合作,加强与大企业进行对接,引入战略性合作伙伴,争取资金支持;坚持招财引税,落实招商引税目标,拓宽创税渠道,做好引资创税工作;围绕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现代城镇、未来社区等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对上争取专班、对外招商专班,抢政策、抢引项目、抢引资金,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笼子”,引进更多项目落户大箕铺镇。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 投资额(万元) |
一、工业和创新 | ||||
合计(19个) | 290,000 | |||
1 | 大箕铺镇毅兴建筑材料项目 | 前期推进 | 新建砂浆生产线、砂浆加工及销售。 | 5,000 |
2 | 山东泰昌生物科技有机肥项目 | 前期推进 | 项目主要包括厂房设计与建设、配套环保设施、生活及附属设施、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原料收集点及临时储存场地(有防渗、防雨措施)建设、发酵车间(独有的恒温和自动翻抛技术)、腐熟场地、造粒车间、杀菌系统、仓储、配电、非标设备的自有设计、制造和采购以及系统的安装、调试等整体工程和办公区以及绿化等配套公用设施等。 | 21,000 |
3 | 武汉汉铸机械制造项目 | 在建 | 前期拟向黄石宏力铸造厂租用120米*24米车间2间及办公楼宿舍楼若干。后期租用120*24米车间3间以上,车间共计14400平米以上;计划购置900*700造型生产线一套,1100*1050造型生产线一套,900*650造型生产线一套,160吨/小时砂处理生产线一套,3吨中频电炉6套,除尘环保设备5套等主要生产设备。 | 6,000 |
4 | 湖北成东门窗高端铝合金门窗项目 | 在建 | 一期预计在12月内完成,主要完成铝合金门窗生产线建设;二期预计在6月内完成,主要完成铝合金家具生产线建设。 | 10,000 |
5 | 大冶市松迪能源有限公司饲用微生态益生菌生产项目 | 前期推进 | 新建厂房、办公楼、及饲用微生态益生菌生产线。 | 15,000 |
6 | 大冶美天时装服装生产工艺提升改造项目 | 技改 | 改造现有落后设备,引进最新生产工艺生产线3条,购置制衣车针设备50台,热封压胶机50台,进口花样机MG2516R30台等及其配套装置,完成厂房、配套设施建设。 | 6,000 |
7 | 湖北可露莎服饰有限公司 生产改进项目 | 扩建 | 引进新生产工艺,新建服饰设计研发中心,添加生产设备,增加两条生产线。 | 7,000 |
8 | 大冶市长丰混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 技改 | 拟新建一条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增加两台搅拌机车,引进新生产工艺,生产更高强度(C60)等级的商品混凝土。项目还包括配套环保设施、生活及附属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的建设。 | 10,000 |
9 | 湖北鑫星冷机制造有限公司 冷机制造项目 | 技改 | 扩大设计研发中心建设,续建销售部门,扩建厂房、仓储、办公区及绿化配套设施用地,增加两条冷机制造生产线。 | 15,000 |
10 | 湖北宏力铸造技改项目 | 技改 | 更新现有压缩机铸造生产线设备,引进新技术方法和生产工艺,增加轴承、电机机壳、压片等产品生产线,扩大现有厂房、仓储及研发办公楼的建设。 | 20,000 |
11 | 湖北智财新材料干混砂浆项目 | 在建 | 新建办公楼、科研楼、标准化厂房、生产设备、铜矿石及铜矿石深加工生产线。 | 20,000 |
12 | 大冶象有形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园林景观雕塑,公共文化艺术雕塑、金属与非金属形象雕塑、艺术品设计制造。 | 10,000 |
13 | 大冶市大箕铺镇曹坊联营铜矿建设项目 | 技改 | 新建工人宿舍、配套环保设施、生活及附属设施,优化矿区矿貌,升级矿石加工工艺和流程,提高铜矿伴生矿产品价值 | 20,000 |
14 | 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粉体加工厂建设项目 | 技改 | 新建标准化厂房、生产设备、方解石矿石制粉及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一期主要完成矿石制粉生产线建设,二期主要完成家居建材板材生产线建设。 | 20,000 |
15 | 大冶市付家山矿业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建设项目 | 技改 | 新建自动化生产线、配套环保设施、工人宿舍、生活及附属设施,优化矿区矿貌、提升企业形象。 | 25,000 |
16 | 大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技改 | 矿区面积0.225平方千米,新建厂房、生产线,购置设备,拓宽生产铜砂的生产链,改进生产工艺。 | 20,000 |
17 | 大垴山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 技改 | 新建办公楼、宿舍楼、厂房、生产线,购置国内外先进的先进设备,增加两条生产链。 | 10,000 |
18 | 袁家咀方解石矿有限责任公司 | 技改 | 从事方解石开采及矿产品销售,方解石产品用于土料、路边砖和原材料生产,服务年限7-9年,延长产业链和进行深度加工。 | 10,000 |
19 | 冯家山硅纤技改项目 | 技改 | 新建厂房,购置生产设备,新上环保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增加自动化设施。有产品工艺专利,是全国高新科技企业,是全球唯二的硅灰石自动化矿企,探明储量260万吨。目前矿石利用率达80%以上,正在上超导项目,预计上该项目之后利用率可达95%以上。 | 40,000 |
二、城建和环保 | ||||
合计(18个) | 765,600 | |||
1 | 熊家洲片区开发项目 | 前期推进 | 3个城市住宅小区开发与建设,城市公园、地下管网、道路、桥梁、商业综合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200000 |
2 | 镇区更新改造项目 | 前期推进 | 镇区老旧区域约1000亩集中连片拆旧改造更新,含道路拓宽、硬化改造,路灯亮化、绿化带建设、景观设施建设,雨污排水等市政工程等项目,建设城市公园、休闲广场、文体娱乐等基础设施。 | 100000 |
3 | 对接市区道路镇区改造提档升级工程 | 前期推进 | 人行道、景观带、绿化带、雨污水管网、公交车站、亮化工程 | 23000 |
4 | 河港综合治理工程 | 前期推进 | 曹家堍港整治工程、黄莲港整治工程、牛皮港整治工程 | 20000 |
5 | 农村饮水工程 | 前期推进 | 饮水主干线及到村到组饮水管道预埋安装、加压站建设 | 20000 |
6 | 东西干渠综合治理 | 前期推进 | 八流到邓垅、全长24公里 | 5000 |
7 | 水库综合治理 | 前期推进 | 大晚垅、东山下水库、小晚水库、马家口水库治理 | 6000 |
8 | 农业水利灌溉工程 | 前期推进 | 灌溉泵站规划、灌溉工程设计参数、灌溉方式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制度规划、蓄水设计和供电设计等 | 3000 |
9 | 大箕铺天然气村村通工程 | 前期推进 | 天然气管道铺设,全面覆盖各村各户 | 15000 |
10 | 熊家洲雨污分离管道建设工程 | 前期推进 | 污水处理管道安装、雨水处理建设 | 2600 |
11 | 绿满大箕工程 | 前期推进 |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争创森林乡村,补种补植大箕铺荒山荒地,使山体绿化95%以上 | 50000 |
12 | 农村污水处理 | 前期推进 | 各村污水管网建设、污水管道预埋、安装 | 30000 |
13 | 镇区二三级雨污水管道建设工程 | 前期推进 | 建设污水管网7712米,管径DN300-DN400,开挖施工的管道长约3.0千米,非开挖施工的管道长约4.7千米,支管收集范围1566户 | 10000 |
14 | 土地改良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建设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投资5亿元;水利设施建设、东角山片区、八流片区、下曹片区土壤改良、田间路网等建设投资2亿元 | 70000 |
15 |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 前期推进 |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收集转运体系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老旧填埋场整治和生态修复等 | 6000 |
16 | 美丽乡村建设 | 前期推进 | 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 | 30000 |
17 | 矿山综合修复工程 | 前期推进 | 旧矿山修复、维护,矿山治理工程 | 50000 |
18 | 大箕铺镇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 续建 | 水南湾村山体滑坡治理,坡面整形、修建挡土墙、排水沟;水南湾岩溶塌陷治理,地表植被恢复、回填;106国道千家堍段崩塌治理,地表植被恢复、回填、景观打造 | 125000 |
三、现代服务业 | ||||
合计(5个) | 26,500 | |||
1 | 大冶市群峰生产性物流项目 | 新建 | 建设年物流总量为500万吨的集办公、仓储、商品交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物流园经营范围:以各种货物的运输、配送、周转为主。 | 10000 |
2 | 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冷链物流平台 | 前期推进 | 接待中心及景点建设、宾馆、民宿群建设、农家乐休闲点、休闲观光配套设施、名贵苗木种植和停车场等。 | 5000 |
3 | 春润冷链物流平台 | 前期推进 | 水果种植、民宿、农产品加工、宾馆休闲观光 | 5000 |
4 | 鑫东冷链物流平台 | 前期推进 | 蔬菜冷库、海鲜冷链配送 | 4000 |
5 | 小箕铺中鑫商场建设项目 | 新建 | 项目占地10亩,新建现代物流立体综合仓库2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300平方米,配套建设道路、围墙、停车场、员工宿舍、配电房、电子设备、电子地磅及绿化等相关设施。 | 2500 |
四、交通和港口 | ||||
合计(7个) | 125,500 | |||
1 | 环东角山旅游公路建设项目 | 续建 | 全长8公里,涉及东角山、水南湾、柳林村、叶家庄村、下曹村、凤凰村道路硬化、刷黑、路灯亮化、绿化带建设、排水等市政工程等项目 | 50000 |
2 | X112下傅线高家堍至下曹段改建工程 | 新建 | 5.5公里一级公路 | 16500 |
3 | 环大箕山旅游公路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全长14公里,涉及三角桥、后畈、邓垅、五里界、刘逊、石家晚村环大箕山道路硬化、刷黑、路灯亮化、绿化带建设、排水等市政工程等项目 | 30000 |
4 | 八流小晚水库--106国道旅游公路 | 前期推进 | 全长6公里,涉及小箕铺村、港边村、八流村,道路硬化、刷黑、路灯亮化、绿化带建设、排水等市政工程等项目 | 8000 |
5 | S315省道升级改造工程 | 前期推进 | 315省道升级改造修复工程 | 3000 |
6 | 乡村公路硬化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 前期推进 | 预计150公里,涉及249个自然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改善群众出行 | 5000 |
7 | 大冶湖堤对接环父子山自行车步道道路建设工程 | 前期推进 | 道路建设、绿化、亮化、排水、护栏、景观 | 13000 |
五、文化和旅游 | ||||
合计(16个) | 2407,000 | |||
1 | 大冶春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春润生态园 | 前期推进 | 水果种植、民宿、农产品加工、宾馆休闲观光 | 35000 |
2 | 大冶市群峰矿业有限公司大箕山生态旅游开发 | 前期推进 | 珍品水果、蔬菜、接待中心、景点建设 | 10000 |
3 | 杭州太阳公社农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龙角山乡村未来社区 | 前期推进 | 规划总面积约19.41平方公里,建设以城市客厅为核心,串联皇室、大冶、阳新的大型城市未来社区,打造以铜花谣景区为“研学“为主题的文化体验型景区、以石家堍村为“美食”为主题的生态美好型“家宴村”、以傅家沟湾村为“禅修”为主题的高端度假“民宿村”、以柯大兴村为“文创”为主题的“时尚创客古村。 | 800000 |
4 | 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 | 前期推进 | 接待中心及景点建设、宾馆、民宿群建设、农家乐休闲点、休闲观光配套设施、名贵苗木种植和停车场等。 | 10000 |
5 | 黄坪山生态旅游开发 | 前期推进 | 主要采用乡村游与生态种养有机结合的模式,集果蔬种植采摘、 生态餐饮、户外登山等为一体 | 500000 |
6 | 龙角山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 前期推进 | 规划设计、景观景点、旅游线路设计、基础设施、餐饮服务配套等建设 | 500000 |
7 | 鑫东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区建设 | 前期推进 | 方至畈300亩果蔬采摘农业观光园建设,东角山登山观景公路和运动场建设。 | 50000 |
8 | 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占地1400亩、规划设计、道路、路灯亮化、绿化带建设、排水等基础设施 | 16000 |
9 | 古民居修复工程 | 前期推进 | 古民居进行修复、周边环境治理以及配套设施建设 | 100000 |
10 | 水南湾片区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农业产业投资建设运营、游客接待中心、药膳堂、别墅民宿、连体大棚及基础设施建设 | 30000 |
12 | 大箕鼓书传承项目 | 前期推进 | 邀请民间鼓书老艺人成立培训学校,固定的培训演出场所及经费 | 5000 |
13 | 红色旅游文化开发项目 | 前期推进 | 修复鄂东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大冶“兵暴”的策源旧址及曹亚伯、曹玉阶等革命先烈故居,扩建邹子言烈士陵园,建成红色革命记念馆。 | 20000 |
14 | 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鑫东田园综合体项目 | 新开工 | 主要建设1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两路一园建设、接待中心及景点建设、宾馆、民宿群建设、农家乐休闲点、休闲观光配套设施、名贵苗木种植和停车场等。 | 10000 |
15 | 大箕铺“三山一湖”全域旅游示范带建设工程 | 新开工 | 道路建设、绿化、亮化、排水、景观、乡村游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 | 21000 |
16 | 湖北桐花谣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铜花谣旅游区开发 | 续建 | 旅游休闲观光、餐饮、住宿、儿童乐园、跑马场、人造温泉、寺庙观光、花海珍品水果种植、游学教研中心 | 300000 |
六、社会和民生 | ||||
合计(9个) | 184,800 | |||
1 | 东角山康养花园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集养老、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康养中心 | 5000 |
2 | 武汉楚凤慧锦绣轩商贸有限公司湖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一期预计在2019年-2020年12个月内完成,主要完成学院报批的材料及手续办理、同时校区的修缮、师资力量的组建及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二期预计在36月内完成;主要完成“产、学、研”一条龙产业基地,建设内容包括文创基地、大师工作室、博物馆等。 | 30000 |
3 | 骨科医院及医疗结合项目 | 前期推进 | 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建设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产业为一体的二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及医养结合中心 | 30000 |
4 | 小箕铺小学迁址重建工程 | 前期推进 | 占地5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 | 5000 |
5 | 湖北圣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圣海养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 新开工 | 集养老、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中心 | 50800 |
6 | 群康医院项目 | 新开工 | 一期主要完成医养机构报批的材料及手续办理,院区的修缮、改造、医养团队的组建及开展正常的医养服务、医疗设备购置安装等;二期主要完成一栋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的现代化老年公寓,一栋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的现代化老年病医院 | 7000 |
7 | 大箕铺镇圣海养老中心建设项目 | 前期推进 | 床位1200张,集养老养生,医疗、休闲服务为一体 | 50000 |
8 | 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中心改造工程 | 前期推进 | 村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工程 | 4000 |
9 | 大箕铺卫生院升级改造 | 新开工 | 公共卫生楼建设,放射楼,食堂,发热门诊以及消防工程改造等 | 3000 |
七、其他 | ||||
合计(4个) | 17,642 | |||
1 | 大冶市大箕铺奇文种养植专业合作社 | 续建 | 鲜花种植、水稻种植及销售、家禽、水产品养殖及销售 | 4000 |
2 | 大冶市公安局大箕铺派出所 | 新建 | 总建筑面积3283㎡,新建一栋业务用房,一栋一层的户籍办证大厅、一栋一层接警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 | 657 |
3 | 大冶市公安局警务技能训练基地 | 新建 | 建筑规模7500㎡,工作区域、警务备勤区域、生活服务区域、综合训练区域、装备存放保管区域、绿化、硬化、围墙、门楼等配套设施。 | 2175 |
4 | 黄石市大冶市大箕铺镇蔬菜产业强镇项目 | 新建、扩建 | 通过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加工仓储配送中心建设、蔬菜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品牌培育、农旅融合等五大项目建设,打造富民兴村蔬菜产业强镇 | 1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