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背景
本项目建成投产日期为2001年,投产时间较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项目建设之时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依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6]46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改工作的通知》(鄂政办电[2016]60号)和湖北省环保护厅《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的指导意见》(鄂环发〔2015〕21号)的规定,参照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鄂环委办[2016]27号《省环委会办公室关于转发<荆州市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顿方案>的函》,本项目属于完善类项目,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石供电公司委托监测单位开展了黄石市历史遗留输变电工程现状监测,并编制了现状评价报告。
黄石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9月17日组织专家对《黄石市历史遗留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现状评价报告表》进行了评审,并形成了专家意见。
2016年9月26日,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将修改好的现状评价报告表呈送至黄石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备案。
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53号令)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第13号令)的要求,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和监测工作,现编制完成了《黄石阳新110kV太子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本报告为简本。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内容为:110kV太子变电站工程,主变容量(40+31.5)MVA。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地理位置
110kV太子变电站位于黄石市阳新县太子镇,。
(2)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
本工程附近调查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目标。
(3)环境保护目标
本次验收通过现场踏勘进一步对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进行了识别,确定了本次验收的环境保护目标。
表1环境保护目标
2.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
1)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变电站:110kV太子变电站周边工频电场强度在(9.78~811.4)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75~0.506)μT之间,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限值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要求。
敏感点:环境敏感点处工频电场强度在(4.78~10.06)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75~0.213)μT之间,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限值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要求。
2)环境噪声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变电站:110kV太子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昼间监测值为(44.1~53.5)dB(A),夜间监测值为(41.5~44.2)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排放限值要求。
敏感点:环境敏感点位于城镇区域的噪声监测值昼间为(48.0~50.4)dB(A)、夜间为(41.5~43.2)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已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变电站布局合理,经监测可知,变电站周边敏感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相应标准。
(2)经现场监测,变电站各边界噪声监测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变电站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3)经现场调查发现,变电站周边植被恢复良好,水土保持措施完善,未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线路塔基处未发现弃土弃渣随意放置现象,植被恢复良好。临时占地均已恢复原有生态功能。
(4)110kV太子变电站设置有化粪池,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站区绿化,不外排。
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10kV太子变电站站内设有30m3的事故油池,满足单台变压器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不外泄。变电站自带电运行以来未发生变压器油泄漏事故,变电站制定了事故应急措施,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交由有资质但会处理。
四、验收调查结论
根据本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果,黄石阳新110kV太子输变电工程在投入运行以来,各项环境质量指标满足相关要求,建议通过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五、联系方式
社会各界如对本工程有上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和反映:
建设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石供电公司验收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
联系人:何攀联系人:赵恒
联系电话:0714-6298857联系电话:027-65262735
传真:027-6526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