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生态环境

【环评审批】汪仁片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二次公示

   时间:2016-07-16

分享: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汪仁片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黄石磁湖高新科技发展公司

  建设地点:黄石市黄金山工业新区。

  本项目道路建设内容为新建道路15条,全长32.2公里;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车行道、人行道,及相关的路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沿线污水及雨水工程)及交通工程(交通标线);工程不涉及桥梁、隧道。

  新建排洪港1条,长1.6公里,为梯形明渠。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1水环境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分散租用附近民房,生活污水纳入已有的污水接纳系统,不存在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机修企业,避免大量机修废水的产生对工程区水环境造成污染。

  在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保护管理措施,使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

  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市政道路,沿线将布设完整的集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排水沟、雨水管等,并与周边道路的排水系统相连接,运营期形成的路面径流将最终通过修建的排水系统排入大冶湖。对湖体水质产生污染影响非常有限。因此,可以认为营运期路面径流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很小。

  2.2环境空气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临时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以及沥青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等。根据同类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观测结果,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可以通过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保持路面清洁及定时洒水以减缓汽车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影响。路面铺设过程中散发少量的沥青烟,其浓度较低,不会对周围空气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沥青铺浇路面时所排放的烟气污染物影响范围一般在50m之内。

  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属于流动点源,道路两侧不同位置处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由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排放高度、污染气象条件等共同决定。利用公路汽车尾气扩散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可知,在D类大气稳定度下,NO2排放强度为0.0975mg/m·s、0.3895mg/m·s时,风向与道路方向垂直和平行的情况下,道路两侧30m范围外NO2均能达到环境空气二级标准的要求。

  2.3声环境

  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噪声影响白天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130m范围内,夜间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600m范围内。从推算的结果看,声污染最严重的施工机械是夯土机,一般情况在路基施工中将使用到这机械,同时在夜间进行夯土施工的情况较少,因此夜间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在280m范围内。

  (2)本项目施工总工期24个月,实际施工中,路基施工、路面施工交叉进行。因此,应根据不同类型施工活动的组织情况,做好施工期的噪声防护和治理工作。

  (3)由于受施工噪声的影响,距道路施工场界昼间130m以内、夜间600m以内的敏感点其环境噪声值出现超标现象,其超标量与影响范围将随着使用的设备种类及数量、施工过程的不同而出现波动。为减轻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场界外敏感点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与高噪声设备和工艺的使用时间,避开居民休息、学习时间。通常在夜间22∶00~6∶00应避免高噪声机械(如夯土机)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如确需连续施工的,应取得相应管理部门的许可批准,并及时进行公告。

  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贡献值预测结果显示,主干道中、远期40m处夜间超过2类区噪声标准值,其它不同距离昼夜间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次干道与支道由于车流量较小,其噪声计算结果昼夜间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

  由于贡献值40m预测结果超标,导致敏感点2类区前排居民点预测结果也出现超标,超标0.7~1.9dB(A)。

  2.4生态环境

  项目工程建成和运行后,虽然林草地面积相对建设前相比减少,但前后差别不大,因此工程实施后对区域自然体系的景观异质化程度和阻抗能力影响不大。

  由于本项目建设所在地的黄金山新区,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该区域植被以稀疏人工林为主,工程影响范围内多为人工栽植、常规广泛生长的物种,植被自我恢复能力强,通过采取公路两侧绿化和对施工临时占地的复耕和绿化措施,公路造成的植被和土地生产力损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偿,施工临时占地对土地及地表植被的影响是暂时的。

  项目建成后,永久占地内的林地植被和农业作物将完全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路面及其辅助设施,形成建设用地类型。由于将原来整片的林地分出一条带状空地,使原植被群落产生林缘效应,从林边缘向林内的光辐射、温度、湿度、风等环境要素都会发生改变,而这种小气候的变化会导致边缘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沿林缘至林内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拟建公路施工期会破坏某些野生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生活受到干扰,如蛇、鼠、野兔及其它一些爬行动物等,部分会向其它地方迁徙。有些小动物,可能在公路两侧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再迁移回来,重新成为该区域新的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因此,本项目对它们影响不大。

  2.5水土流失

  在采取较为完备的水土保持措施后(施工期间采取平整、压实、建立沉砂池等积极有效的措施),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量下降很多,其水土流失强度可达到微度侵蚀水平,采取较完备的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的水土流失量是不采取水保措施时的0.5%。由此可见,在施工期间和工程完工后采取较完备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项目建成通车后,路基边坡将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防护,路面将全面进行硬化,因此在营运期内,路基边坡、路面将基本上不产生新的大面积水土流失。在营运初期,由于部分水保工程尚未完全发挥作用,例如植物处于幼苗阶段,雨水冲刷还会产生少量的水土流失。随着植物措施开始发挥作用,水土流失将逐步减缓。在营运后期,因防护工程老化、风化等原因,在雨季局部部位可能产生崩塌等危害,也会产生水土流失,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短暂的。

  三.污染防治与减缓措施

  3.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项目绿化工程应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进行,加强营运期道路绿化植被的营养,使绿化植被起到美化、绿化的作用。

  2.禁止采伐非线路范围内的树木,未经许可不得在线路周围采挖各类地表资源。

  3.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和本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4.工程建设的临时占地在工程结束之后,及时清理。

  3.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防止施工人员的不文明行为对周边水体造成影响,施工中注意节约用水,以减少施工废水的产生量。

  2.营运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营运期道路设施维护与修理,保持路面清洁,保证道路排水系统以及绿化工程的正常功能,强化路堤的稳定和保护。

  (2)加强道路两侧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维护和修缮。将项目产生的路面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分别通过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污水管网,避免地面径流在路面及路边积存。

  3.3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保持路面的清洁和湿润;

  (2)配备专门的洒水车辆,在晴天定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抑尘,洒水次数不少于6次,防止尘土飞扬。

  (3)专人负责施工场地的清洁打扫,保证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清洁。

  2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道路两侧绿化,栽种可吸收或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乔木、灌木等树种及草坪,以控制废气向周围环境扩散。

  (2)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

  3.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倡导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施工噪声的加重。

  2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建设规划控制

  根据黄金山工业园区规划,本项目拟建道路周边及范围内,以工业园为主,目前已经存在的居民居住区也列于了搬迁规划,因此本项目所涉道路建成后,在拟建道路两旁的居民区不多,关键是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规划执行,不得批准在道路两侧红线28m内修建学校、医院等对声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建筑物。如果一定要建,则其声环境保护措施应由建设单位自行解决。

  (2)预测噪声超标敏感点声环境保护措施

  本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在道路运营期间环境敏感点(庆洪村)近期没有发生噪声超标现象,但运营中、远期2类区前排居民点预测结果夜间超标,为了使道路沿线两侧居民有一个安静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考虑到各敏感点出现或不出现噪声超标的不稳定情况,为确保上述敏感点达到良好的声环境质量,但应在各预测水平年对其噪声值进行跟踪监测,发现超标时,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3)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如限制性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上路,在敏感点两端设置限速和禁鸣标志等,可以有效地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

  (4)定期检查与保养路面,对受损路面要及时维修与修复,使路面保持良好状态,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

  (5)建议道路两侧规划的公共绿化带以种植层次丰富、高低错落的高大乔木为主,用以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加强绿化带种植密度。

  (6)建议本项目两侧地块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充分考虑本项目交通噪声影响,做好地块开发的建筑布局合理性分析,并制定必要的建筑隔声措施。

  四、结论

  汪仁片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汪仁城镇化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运行安全、服务便捷,对加快推进黄金山工业新区及“环大冶湖”区域的开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本项目中道路的建设符合黄石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道路的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声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空气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道路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得到减缓,但其影响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道路的建设对于改善现状道路网交通状况、优化片区道路出口、促进该片区开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分析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参与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出宝贵意见。

  任何个人和团体如想了解本项目的详细情况,可在本次公示之日起15日之内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索取相关信息。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按照有关公告要求的其他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交书面意见。

  七、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黄石磁湖高新科技发展公司

  联系人:耿华

  联系电话:13971786319

  八、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黄石市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敬员

  联系电话:0714-3997766

  地址:黄石市杭州东路2号

  邮编:43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