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生态环境局(记者:程武 实习生:袁承欣)
8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本报“两会热线”,就市民关心的治气、治水、生态环境执法等方面的问题,倾听市民心声,回答市民咨询。
全力保障环境空气质量
市民提问:最近我们感觉黄石城区的空气质量改善明显,请问市生态环境局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嘉宾回复:去年我市围绕《黄石市2024-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黄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5%,PM2.5年均浓度32.9微克/立方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变化程度排名第17;大气环境质量六项污染物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三年来最好的成绩。
在过去一年里,我市实施了400个大气治理项目。推进钢铁、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铸造玻璃深度治理项目和重污染天气绩效提级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推动了多个减排重点项目的实施;开展了VOCs问题排查与整治,帮扶企业提标升级改造;强化部门联动,共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水环境质量提前完成任务
市民提问:黄石襟江怀湖,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请问去年以来我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嘉宾回复:去年全市水环境质量良好,11个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0.9%,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长江、富水、王英水库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实现Ⅲ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100%。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将以长江、大冶湖、网湖、保安湖、三山湖、高桥河等考核断面为重点,持续谋划水污染防治项目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分类、分阶段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完成罗家桥港和还地桥港两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坚持开展大冶湖、保安湖、三山湖、网湖、磁湖、青山湖等预警监测,做到发现水质变化第一时间预警和整改。以大冶湖、网湖、保安湖、三山湖等省控湖泊为重点,深入推进省控湖泊排污口排查整治,2025年底,确保完成省控湖泊排污口溯源和整治任务。
筑牢环境安全屏障
市民提问:近年来,黄石市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哪些措施筑牢环境安全屏障,守护生态宜居家园?
嘉宾回复:市生态环境局聚焦重点行业企业、流域区域、工业园区、重要时段,全面深入排查整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去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653人次,排查企业3437家次,排查并整改完成环境安全隐患问题698个,下达整改指令书96份,对30家环境违法企业给予处罚。
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将环境安全作为最大公约数,坚守安全底线,继续坚持隐患排查与整治,强化源头治理;更新修订《黄石市生态环境风险源清单》,加大对重点企业帮扶指导;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策划组织开展“部门+企业”联合应急演练,提升生态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发现环境污染请及时举报
市民提问:如果发现身边环境污染问题,该如何投诉?
嘉宾回复:群众举报环境污染问题,建议详述污染发生位置、污染类型、污染源头等,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了解更多细节。投诉渠道要准确,如工业污染源、水源地污染由生态环境部门管理,遇此类问题可致电市生态环境局值班室(0714-6303070)进行举报;商业、生活、城市管网、建筑施工、畜禽养殖等污染源由对应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可致电各行业主管部门公布的电话进行举报。欢迎致电黄石市生态环境局信访办(0714-6373028)进行沟通咨询。(记者 廖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