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黄石模式 构建全域调解网络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1-09-24

分享:

  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捷径。近年来,黄石着力构建全域覆盖的人民调解工作组织网络,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黄石模式”,全面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各级调解组织化解社会矛盾

  7月28日,位于西塞山区河口镇夏浴湖边的黄石市鑫材模具钢有限公司钢结构厂房轰然倒塌,至此,夏浴湖周边34家企业违建厂房被夷为平地。

  “这其中有些企业是我们村村民开办的。”为了说服开办企业的村民主动配合拆除老旧厂房,西塞山工业园区风波港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民调治保主任叶建春可没少下功夫。

  夏浴湖是湖北省重点保护湖泊。2016年,为落实长江大保护精神和淘汰模具钢生产落后产能,该区全部关停夏浴湖周边散、乱、污企业,可是这些违建厂房却留了下来。

  今年6月30日,市委、市政府要求该区尽快完成清淤工程和违建拆除工作,合理规划利用已腾退的岸线,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然而,一些企业主并不愿意拆除厂房。”于是,上门做思想工作的事,就由叶建春所在的村调委会承担起来。

  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经济纠纷……不管什么类型的矛盾纠纷,风波港村调委会作为城市最基层的调解组织,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矛盾纠纷化解的大平台。村调委会由基层党组织牵头,把各相关部门的调解力量汇集到调解平台上,做到“一事一策”,精准调解。

  这次,为说服企业主配合拆除厂房,叶建春叫上了负责该村群众工作的西塞山区司法局河口镇司法所所长李灿。叶建春给当事人讲述情理,而李灿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法理,加速推进矛盾纠纷的化解。

  夏浴湖周边企业违建厂房拆除后,可腾退近200亩土地,将进行植树绿化和景观建设,建成夏浴湖湿地公园,进一步提升夏浴湖周边生态环境。

  如今,黄石以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为平台,基本实现调解网络全覆盖,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全方位参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目前,全市共有调解组织1127个,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49个,村(社区)调委会972个,企事业调委会81个。

  专业调委会避免“对簿公堂”

  5月19日,下陆区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在下陆区团城山龙湾一品小区挂牌成立。

  “物业纠纷不容易调解,弄不好就会直接对簿公堂。”在物业行业工作多年,黄石市腾龙物业有限公司经理张保国知道处理物业纠纷的复杂性。据市物业办数据显示,2020年市民通过12345公共服务热线投诉的物业纠纷达1200余件。而在当年,下陆区法院受理的物业纠纷案件达700件。

  “物业纠纷案件一般涉及当事人众多、纠纷产生时间较长,若处置不当,易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下陆区司法局局长陈君在开展物业纠纷化解工作中就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下陆区司法局与区法院经过研究,决定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

  “物业纠纷可通过该委员会进行调解,充分发挥乡贤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以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纠纷。”下陆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法官黄晶晶解释,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还会发挥物业行业专业人士、人民调解员的作用,促使物业纠纷消除于萌芽状态。而在张保国看来,今后这类对簿公堂的矛盾纠纷也会进一步减少。

  当前,黄石在物业、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建成2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初步实现行业内纠纷行业内解决、专业性争议专业化调解。

  调解工作室解决家门口纠纷

  2018年,黄石港区江北管理区人民调解员董剑办公室来了一名中年男子,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对13年前自家房屋拆迁进行经济补偿。

  “这件事过去太久,而且对面积补偿存在较大争议。”身边人知道这件事后,都劝董剑不要碰这样棘手的调解案件。然而,董剑还是把这件案子揽在了自己身上。“作为人民调解员,我们争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董剑跑到档案管理部门,调出了当年房屋在拆迁前测量的数据,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房屋面积补偿标准,并得到矛盾纠纷双方确认。

  补偿款发下来后,一起棘手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董剑天不怕地不怕,再难的纠纷他都敢接。”一时间,“董大胆”的名号叫开了。

  这份胆量背后,藏着的是一颗公心。“居民来做调解,必须一碗水端平!”干了5年的基层调解工作,董剑早已意识到,如果处理矛盾纠纷不能做到公平公正,那么处理结果不但不能服众,还会伤害法治公信力。

  每年,董剑的调解工作室化解上百起各类矛盾纠纷,而这样的调解工作室在黄石已建成50个。这些个人调解工作室设置在居民家门口,凭借良好的口碑逐渐打造出调解品牌,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开辟了新路径。(记者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