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媒体报道

湖北:聚焦低碳发展 助推绿色崛起

来源:湖北生态环境    时间:2021-08-30

分享:

自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以来,作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地——湖北,担负着全国碳资产大数据中枢的职责,以“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节能减排,全力保障全国碳市场稳定运行,为推进绿色崛起谱写了一曲新的篇章。

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既是一场深刻的能源、技术和产业革命,也是一个结构转换、动能转变、低碳转型的重要过程。

湖北省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研究碳达峰方案,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积极推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今年1月至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组建工作专班,启动《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确定了方案编制的主要思路、研究路线、重点任务,开展总报告及碳减排潜力研究、碳市场影响研究、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1+9”系列专题研究。

除了专注于专题研究以外,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今年3月,组织专家赴恩施、宜昌、襄阳、十堰专题调研了解重点地区碳减排现状,完成《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形势分析报告》。

与此同时,还围绕推动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 促进湖北率先绿色崛起》专题报告,分析和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提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原则性建议,有力地推动了湖北省的绿色低碳发展。

扎实推进碳市场建设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史无前例地“给空气定价”,从此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碳交易也成为全球推动减排的市场化手段。

近年来,湖北省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建设。2011年,经国家部委批准,湖北和北京、上海等七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随着《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湖北省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一系列法规和文件的制定,湖北实现了顶层设计、碳排放数据核查、配额发放、市场交易等碳交易各个环节均有法规政策支撑,形成了上下配套的制度体系。

尤其在今年,全国碳市场正式鸣锣开市,湖北省进一步完善碳交易试点制度,全面启动2020年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保持碳市场的稳定运行;并且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满足上线运行条件,完成“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登记,为碳交易夯实了平台支撑。

据最新数据显示,自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线交易以来,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占全国一半,是全国最活跃的碳市场,这为湖北发展不断注入绿色能量。

大力探索近零碳试点

“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工作任务,也是战略机遇。”据了解,下半年湖北省生态环保系统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美丽湖北,抢抓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机遇,打造一批近零碳试点样板,奋力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近零碳试点,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创新实践,实现碳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综合性示范工程。这既是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低碳省份试点的重要抓手。

2021年上半年,湖北省已经积极开展近零碳排放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碳汇+”交易助推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试点,同时也在组织湖北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遴选和建设,启动城镇、园区、社区、校园和商业近零碳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将扎实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减排。遴选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划科学、有复制推广价值的近零碳试点样板,开展“碳汇+”交易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试点示范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全面推行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加快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营造绿色低碳发展氛围。(章单伟  喻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