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数据要闻

借力大数据 监督全覆盖———黄石市2015年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16-09-06

分享:

  8月30日,受市政府委托,黄石市审计局局长王雨银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作了《关于2015年度黄石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引发市人大常委会热议。在分组讨论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充分肯定审计工作报告,并认为,今年黄石审计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审计监督全覆盖和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与以往报告相比,具有四个明显特点。

  

  首次运用大数据审计

  

  审计部门运用信息化审计手段,对部门预算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审计了市直218个预算单位,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延伸调查对象,抽查的一级和二级、三级预算单位比以往年度增加了上百个。

  

  突出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审计部门充分利用省审计厅交叉审计成果,报告披露了2015年我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揭露了行政简政放权、行政事业性收费、学会协会管理和重点项目落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审计发现有6个部门的6个收费项目未按规定取消,存在违规收费的问题;1个项目由于建设资金筹集不到位而导致项目流产。

  

  政府投资审计效果明显

   

  审计部门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充分整合审计资源,对37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决(结)算审计,共审计投资额14.65亿元,审减投资额2.1亿元。主要表现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领域高估冒算问题突出;部门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部分业主单位签订合同不合规,少数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等。

  

  问责追责力度加大

  

  今年审计工作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篇贯穿了依法审计、强化监督,严肃问责、严格追责的审计理念。在披露各个方面的审计情况之后,基本都有阶段性的问责、追责情况。如对政策措施落实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典型问题的责任人员,以及科技专项资金、保障房、污水处理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领域的违法违纪问题,将分别列出问题整改清单,下达整改督办函、移送纪检监察部门等方式进行整改问责;同时报告对40多家单位存在的问题指名道姓通报,点名力度创历史新高。以公开倒逼各方面及时。(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