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在线访谈

市政协委员、黄石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曲波做客黄石政府网在线访谈

来源:黄石政府网    时间:2015-01-20

分享:

 
  交通出行是每位市民都关注的一件大事。随着“黄石2049年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目标的提出,路网建设和交通体系规划问题备受瞩目。20日下午,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曲波做客黄石政府网两会“在线访谈”栏目,就黄石“十三五”道路交通发展总体思路、奋斗目标、主要项目规划及黄石2049年的交通发展展望,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年底实现“村村通客车”全覆盖
  主持人:有网友提出,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请问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有哪些重大项目正在建设?2015年将会有哪些重大项目上马?现行项目何时能看见效果?
  黄曲波:黄石将继续抓好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建设,计划2015年完成交通投资110亿元,比2014年增加22,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建设任务。
  “十二五”期间,主要重大项目包括全面推进棋盘洲长江大桥和武穴长江大桥建设,力争2015年两座大桥均建成通车;全面建成光谷大道、锦冶大道和幕阜山扶贫连片开发的旅游公路;开工建设团城山综合运输枢纽、阳新物流中心、黄阳一级公路等一批工程。
  2015年的“一号工程”,就是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市800个行政村“村村通客车”全覆盖。目前尚有200个行政村没有通车,其中市本级28个、大冶市102个、阳新县70个。
 
  “十三五”谋划4条地铁线网
  主持人:有网友提出,地铁是特大城市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黄石要建成鄂东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必不可少。“十三五”期间,黄石是否有计划建设城市轻轨或者修建地铁?主要推进哪些重点项目?
  黄曲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15年要编制完成轨道交通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这是市民和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我市“十三五”期间最主要的规划之一。
  “十三五”期间,黄石将迎来交通建设新高峰,初步规划交通重点项目8大体系共133个,预计完成投资705亿元,比“十二五”投资翻一番。届时,我市交通运输将逐步由建设向管理服务提升,由满足群众便捷需求型向品质舒服型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推进大运输通道建设和大换乘枢纽建设,优化交通总体空间布局,打造湖北门户交通和长江中游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围绕“以港兴市”战略和建成“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目标建设港口体系,以港口大振兴促进城市大发展;建设以黄石为中心的鄂东城市群快速交通圈体系,全面对接赣北、皖西,提升黄石作为鄂东特大城市的地位和辐射作用;建设服务大冶湖生态新区交通体系,建成阳新至武汉、兴国到富驰等6条一级公路,以环大冶湖交通发展促进生态新区建设;建设民生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打造包括续建棋盘洲、大冶罗桥、阳新、花湖等四大物流园在内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我市物流产业由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变;建设公共和智慧交通体系,包括完成BRT1号线、启动2号线、开通公交线路达50条、谋划4条地铁线网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建设现代运输装备体系,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推进传统道路运输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2049年实现“如意随行”
  主持人:最近在黄石最火的一个词就是“畅想黄石2049”了,有网友想请交通部门畅想一下,黄石2049年的交通会是什么样子?
  黄曲波:2049年,黄石交通运输的发展,将从“供给引导型”交通完成向“休闲舒适型”交通服务的转变。届时,黄石的交通运输格局实现了长途航空、中途高铁、短途汽车、城区公交、社区微循环等多级多式联运服务的综合运输体系,真正实现“如意随行”。公共和绿色出行成为交通发展主导,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通道和运输线路在城区实现全覆盖,慢行系统和绿道系统、非机动车专用道等绿色出行道路系统遍布街头,城区内私家车出行率降低至10以内。
  2049年的人们在家,在手机(或终端设备)上输入目的地,智能公交系统就能规划出行线路和各层级车辆到达时刻表,并自动预约。运输服务卡实现全国通用,智能公交管理体系全国联网,甚至世界联网互通。
  随着国家低空开放,小型航空器运输(如直升机、小型飞机、甚至微型航空器)作为交通运输的补充方式之一,高端个性化私人定制交通服务普遍化。(易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