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黄石未来科技城会议中心内掌声雷动,一场聚焦未来产业与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创新盛会在此拉开帷幕——第二届黄石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式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推进会正式举行。来自相关部门、科创平台、高校校友会、企业及创投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赛事启动,共话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机遇。
数字人首当“向导”
创新赛道“引凤来”
活动伊始,数字人“黄小创”以灵动的形象、鲜活的语言首次亮相,用5分钟时间详细介绍了第二届黄石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的赛事,继首届大赛成功引育多个硬科技项目落地后,第二届大赛将进一步通过“赛事引才、政策育才、场景用才、产业留才”的模式吸引更多项目来黄参赛。
除此之外,赛事将设置两大黄金赛道,专项赛道聚焦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方向,综合赛道涵盖未来产业,通过多轮评审、实地对接等环节,为参赛项目提供政策支持、资本对接、场景落地等全链条服务,吸引全球创新力量汇聚黄石。
“黄石的创新生态正展现蓬勃发展之姿。”参与启动仪式的创投机构负责人坦言,连续两届赛事的举办,让外界看到了黄石发展未来产业的信心与决心,从政策配套到场景供给,再到资本支持,这里已经培育出让创新项目“生根、发芽、结果”的沃土。
十大举措+场景清单
产业发展“架梁柱”
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黄石亮实招、显诚意。
活动现场,市经信局负责人详细解读了《黄石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能级提升十大举措》,从产业规划、创新联合体建设到应用场景打造、人才培育等十大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其中,“建设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与“揭榜一批核心攻关项目”引发在场企业代表热议。前者计划引进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共建训练场,以“场景训练”反哺技术迭代;后者聚焦谐波减速器等“卡脖子”部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金诚信(湖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装备研发中心副总监安晓波表示,矿山机器人研发最缺的就是真实场景测试,训练场能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少走很多弯路。目前,企业将基于现有矿车进行升级,逐步迭代更新为智能机器人,包括取消驾驶室等功能结构,以实现全自动化。
更令人期待的是首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发布。市经信局与市数据局联合推出矿山、搬运物流、喷涂三大工业场景及交通畅行智能服务场景。首批场景已明确技术需求与合作模式,预计近两年可落地多个示范项目,这些场景的发布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让企业能立即对接的“试验田”。
政企资三方联动
产业生态“育沃土”
活动项目签约仪式最为瞩目。三批次签约依次进行:黄石科创和人才集团与未来产业项目签约,为技术转化“铺路”;与创投机构签约,为产业发展注“资”;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签约,为协同攻关“搭台”。笔落纸响间,一个个合作意向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去年参加首届大赛时,我们还只是个实验室项目,现在已在黄石注册分公司。”武汉莫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方作为签约企业代表发言时,语气里满是感慨。该公司专注于光学检测技术,其研发的全球首款3D光学微深孔检测仪已进入试用阶段。“赛后相关部门不仅帮我们对接了PCB行业客户,还协调高校资源解决技术瓶颈,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敢投入、敢创新。”据梅方透露,公司计划以黄石为基地,3年内实现企业全面跃升。
“创投机构的加入更让产业的未来充满想象。”一家参与签约的创投机构代表表示,黄石的“1+4+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与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形成了“接力式投资”,从“种子轮”到“产投轮”,企业每个发展阶段都能找到资本支持。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赛事的启动,更勾勒出黄石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清晰路径。以政策为基、以场景为桥、以资本为翼,让创新种子在这片热土上成长为参天大树。我们期待“未来产业 何以黄石”的答案,将在黄石的矿山、园区、车间里发芽生长。(记者 胡靖 通讯员 胡曦)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