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黄石市龙翔科技创业园,“90后”总经理张鸣迎来了一条新生产线的投产。此前,由于一笔科技贷款在抵押环节受阻,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导致生产线计划一度搁置。
转机来自于共青团黄石市委牵头建立的“政企银青”四方联动沟通机制。通过该机制,张鸣最终以专利质押方式成功获得500万元授信。资金迅速到账,解了企业扩产的燃眉之急。
从破解融资难题到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从优化服务流程到助力企业突破研发瓶颈……今年以来,作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团市委精准定位工作着力点,联合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国投集团、黄石农商银行、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共同打造“政企银青”四方联动机制。这一机制为服务青年创业与企业成长搭建起“青纽带”,构筑了“创新巢”,为全市的创业生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精准服务的第一步,在于摸清企业需求。团市委按照“政治素质优先、行业代表性优先、参政能力优先”的标准,从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青创园”经营主体、法律从业者等群体中,遴选组建了一支“营商环境青年体验官”队伍。
这些“体验官”常年扎根于企业经营一线,能更及时地发现并收集各类实际问题与真实需求。
“00后”市电商行业团工委书记王南便是其中一员。在市电商产业园走访时,多家商户向他反映“部分表格需重复填写”“直播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王南将情况梳理后提交至市商务局,其中5条建议随即得到优化和解决。
与此同时,“体验官”们还依托“创在星期二”企业家沙龙、体验官圆桌会议、“黄菁汇”惠企茶会等平台,多渠道收集问题与建议。团市委则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问题分级响应机制:能够现场解决的,即时对接;需要多部门协同的,则汇总上报。
在收集到的问题中,“融资难”是青年企业家反馈最为集中的痛点之一。对此,团市委联动市人社局、市国投集团、黄石农商银行等单位,创新推出“市平台公司担保+人社政策整合+银行授信”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为青年创业者授信2200余万元,发放“青创贷”7800余万元,成功帮助龙翔科技、乐工实业等一批企业渡过资金难关。
为使惠企政策覆盖更多青年企业家,团市委联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组建了“惠企政策直通车宣讲团”。20名宣讲员中既有律师和市直部门的业务骨干,也有热心青年志愿者。宣讲团针对光电子信息、印制电路板等重点产业,定期开展“线上直播+线下进企”的特色宣讲活动,深入青创园、电商产业园等团属阵地,将人才政策、税收优惠、住房补助等“一揽子政策”讲实讲透。
对企业而言,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环境直接关系到科技攻关的进程与企业发展前景。为此,在团市委指导下,全市组建了20支青年科技攻关突击队,覆盖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同时建立了“荣誉+成长+关怀”的激励机制,为科研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黄石市20支青年科技攻关突击队已累计攻克关键技术72项,获得专利79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3项,为全市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依托青年科技力量,全市已拥有6个省级以上创新型产业集群,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青春视角’发现问题、以‘青春之声’宣传政策、以‘青年智慧’破解难题。”团市委书记陈路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政企银青”四方联动机制,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先锋,以持续的青春动能激活黄石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记者 胡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