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热点关注

冼星海为黄石矿工创作的《起重匠》再度唱响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11-27

分享:

从88年前矿区深处的救亡强音,到今日党史馆里的青春歌声,同一段旋律在黄石大地上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接。26日上午,在油铺湾一号党史陈列馆,一堂特别的音乐思政课让两代“00后”的家国情怀在此刻共鸣。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适逢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赴黄石开展抗日救亡宣传88周年,致公党湖北师范大学支部特别策划并主办了这堂“行走的音乐思政课”。

课程突破传统课堂形式,将教学空间移至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实景场地。从《松花江上》的悲怆控诉,到《东方红》的磅礴气势,再到《小燕子》的欢欣描绘,一部以音乐为线索、串联起从救亡图存到建设新中国的“音乐党史”画卷徐徐展开,构建了一部“可听、可看、可感”的“音乐党史”。

整堂课程最为动人的华章,莫过于歌曲《起重匠》的深情“回归”。1937年11月27日,在周恩来、郭沫若的指示下,冼星海(1905年出生)带领武汉大学学生歌咏队来到黄石。在深入矿区体验生活后,他创作出《起重匠》一曲,以质朴而真挚的笔触描绘了矿工的劳苦生活,成为黄石弥足珍贵的本土红色音乐遗产。

当日,这段沉睡已久的旋律再度唱响,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回响,更是两代“00后”青年之间关于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的隔空对话。

“我和冼星海相差整整一百岁,是《起重匠》让我们‘见了一面’。”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李前辉说,当歌声在馆内回荡,他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音乐家”的担当与青年一代的使命。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袁蓓表示:“这不是简单的演唱,而是一次精神的交接。冼星海当年用音乐服务人民,今天我们希望引导青年学子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与才华,去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记者 石教灯 万泰然/文 吴萌/视频)

扫码看视频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