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规范性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件名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件类型行政规范性文件
成文日期2018-07-12 10:07:07 发布日期2018-07-12 10:07:07
生效日期2018-07-12 10:07:07 失效日期
发文字号黄政办发〔2018〕25号 发文机关代字黄政办发
发文年份2018 文件顺序号25
有效性失效 公文种类意见
发文机关黄石市人民政府 文件制定单位黄石市人民政府
文件出台地区行政代码420200 文件出台乡镇街道
文件来源黄石市人民政府网站 题注
文件附件 文件PDF版本
文件的WPS版本 ./W020231123352695025204.wps 文件的OFD版本
服务对象农民 主题分类其他
体裁分类意见 机构分类市政府
文字解读链接 图文解读链接
视频解读链接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我市农村流通现代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大冶市、阳新县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阳新含“二镇一区”)。其中,县域所在地区贫困村和行政村电商服务覆盖率超过50%,农村网络零售、农产品、农村工业品网络零售额和其他电商服务金额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一)培养一批电商人才。紧盯我市外出务工群体,大力引进电商适用人才,提高农村应用电子商务能力。大冶市、阳新县分别培养1万人,所在地区脱贫解困300户。

(二)壮大一批电商企业。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电商品牌企业,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大冶市不少于10家,阳新县不少于5家。

(三)开办一批知名网店。坚持以少带多,结合实际,选准选优农业特色品牌,在天猫、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上打造名品名店,扩大电商发展规模。大冶市、阳新县各不少于30家。

(四)布局一批电商物流网点。解决所在地区代购代销、线上线下、仓储配送、旅游美食和其他服务问题。大冶市、阳新县实现县乡村三级网点全覆盖。

(五)建成一批电商园区。集聚电商产业链企业,形成功能完善,集电商营销推广、物流仓储配送、教育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总部办公于一体的电商产业集聚园区。大冶市、阳新县各不少于1个。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农村通讯网络建设。加快大冶市、阳新县光纤通村改造,确保农村行政村光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2018年,新增光纤通自然村230个,新建4G基站69个,建设WIFI点135个。到2020年,100%以上自然村通光纤,4G信号达到全覆盖,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市经信委、大冶市、阳新县负责)

(二)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一是布局服务网点。推动市邮政、供销、电商、物流等企业合作建设大冶市、阳新县农村物流网络。县域主城区建设物流中心,镇村建设物流网点,实行三级全覆盖,满足城乡群众代销代购、包装仓储、货物分拨、运输配送、线上线下寄取和网络服务等。二是建好物流设施。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的标准化仓库、月台,配备必要的、符合功能要求的标准化立体货架、运输车辆、手动或电动叉车等相关载具,开发具备仓配、货配、车配于一体的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要。三是推广标准化应用。提高农村电商供应链发展水平,推广标准化托盘,笼框、笼车、包装在农产品全程流通中的应用,不倒框、不倒笼、机械化作业,减少农产品流转损耗,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大冶市、阳新县、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商务委、市交运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负责)

(三)加快推进农村电商运营网络建设。一是选优品。紧抓“农业”这个基础,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按照“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精品”、“一村一特色”的目标,开发培育适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电商化运营的产品,形成当地特色品牌,推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工业品和特色服务在网上营销。二是设立“特色馆”。深入挖掘农产品、农村工业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特色,开展包装文创设计,打造农旅融合电商品牌集聚展示区。三是开展线上线下营销。线下举办各类电商启动大会、产品展销会、品牌推广会,引人才、推产品、扩服务。线上运用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手机APP、小程序营销、各类农产品、工业品销售平台开展电商营销,提高农产品、农村工业品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带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上,形成县域电子商务产业链。四是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主体。重点实施“四个一批”。扶持壮大一批规模化生产基础好、品牌亮、线上渠道多、电商运营经验丰富、效益好的农村电商企业,引导其做大做强,形成示范带动。培育孵化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村电商,通过网络把优质农产品、旅游产品卖向城市,形成持续发展能力。招商引进一批电商运营、品牌推广、孵化培训、仓储物流配送等企业入驻大冶市、阳新县,构建完整的农村电商产业链。创新发展一批以石雕、殷祖古建、青铜器等手工艺品专业电商企业,扩大农村电商应用范围。(大冶市、阳新县、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农办、市商务委、市旅发委、市农业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负责)

(四)加快推进农村电商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大冶市、阳新县打造“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乡镇电商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三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要按照“一个固定场地、一个运营团队、一个产品展示中心、一个支撑网络平台、一套管理制度、一笔运营经费”的“六个一”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同时开通“六+”标准服务(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网络推广+其他增值服务),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支撑。二是培育电商应用人才。整合教育、商务、人社等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培训资源,重点对农村贫困户、创业青年、返乡大学生和复转军人开展实战化培训,夯实电商发展底盘,实现培训一班人、孵化一批店、带动农村脱贫解困和乡村发展。三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质量追溯、冷链物流等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认定标准。支持电商企业参与以“三品一标”为基础的安全优质知名农产品品牌创建。四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要抢抓互联网经济机遇,抓紧研究制定农业电商时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冶市、阳新县、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电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产品品牌创建、电子商务培训、电商项目建设等。(大冶市、阳新县、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农办、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黄石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委,负责组织协调、考核评比、指导督办等工作。各部门单位要通力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市级层面,由市商务委和市农办牵头;县级层面,由商务部门和农业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也要结合部门职责,制定方案,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全面产学研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等工作。

(二)属地管理,整体推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所在县(市、区)政府及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上下联动,既抓好当前农村电商补短板工作,又抓好农村电商长远规划、统筹推进工作。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按照我市推进农村电商工作的总体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加强工作痕迹管理,形成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市农办、市商务委负责对全市农村电商工作督查考核,实行“一月一暗访、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明查、一季一挂牌”的工作制度。对连续两个月完不成进度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约谈,对连续半年完不成目标任务,将严肃问责。

附件:黄石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018年7月12日        

附件

黄石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吴之凌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张国胜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保平市扶贫办主任

    毛甲艳市商务委主任

员:郑昌盛市农办副主任

    李市经信委副主任

    王市商务委副主任

    王仕明市旅发委主任

    李端平市财政局副局长

    伍晓松市人社局副局长

    伊仕宏市交运局副局长

    刘市农业局副局长

    章市工商局总经济师

    阮祥明市供销社副主任

    王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

    肖绪华大冶市政府副市长

    陈新华阳新县政府副县长

    余文化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委,负责日常工作,毛甲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