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关于印发黄石市水铁联运及降本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 文件类型 | 黄政办函 |
---|---|---|---|
发文单位 |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 黄政办函〔2024〕21号 |
发文日期 | 2024-05-23 17:45:00 | 发布日期 | 2024-05-23 17:45:00 |
效力状态 | 有效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商贸、海关、旅游 |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水铁联运及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3日
黄石市水铁联运及降本增效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好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三次、四次全会要求,推进水铁联运及降本增效,全力打造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谋划我市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畅通本地企业货物进出通道,切实提高水铁联运效率,实现2024年山南铁路年运输量600万吨目标(其中铁矿石20万吨)。
二、重点任务
(一)谋合作,拓展对外辐射能力
1.稳固“江海直达”航线运营。进一步巩固黄石新港与宁波、舟山港合作,实现铁矿石、粮食“江海直达”双通道稳固运营,发挥好对“长江班列”等通道的联动衔接作用。
责任单位: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新港园区管委会
完成时限:2024年底前
2.拓展多式联运辐射能力。一是纳入“长江班列”运营范围。巩固与舟山等沿海港口合作成果,强化长江上中下游合作互动新机制,深化同蜀道集团合作,在今年第二季度将黄石纳入“长江班列”运营体系,深化打造“江海直达+长江班列”新模式,积极探索运贸一体化发展;要发挥上中下游各自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协调地方政府、铁路局对“江海直达+长江班列”货源集结、运价下浮给予更多支持,实现政策和资源的共享共赢;二是探索“海铁联运”新通道。围绕打造内陆“新沿海”目标,结合本地企业外贸出口需求,通过上海、宁波等东部沿海港口和南沙港等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通道,探索形成联通沿海、通达全球的海铁联运新通道。
责任单位: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市城发集团、新港港口公司
完成时限:2024年底前
3.实现集装箱固定始发班轮航线常态化。巩固黄石—南京航线,恢复黄石—上海洋山航线常态化运营。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
完成时限:2024年9月底前
4.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积极巩固同中储粮、中粮油脂、中国矿业集团等大型粮食、矿石、煤炭等企业合作,建立互访互动互联的常态化沟通机制。积极招引矿石、粮食、煤炭等大宗货物加工贸易物流等龙头企业入驻黄石,进一步完善我市供应链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新港园区管委会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促调整,持续优化运输结构
5.落实市域内“公改铁”运输方案。按照《20万吨铁矿石“公改铁”试运行实施方案》组织市域内“公改铁”的实施,搭建市级工作平台,凝聚部门合力,统筹运输链条中的运输企业、港口企业、货主企业、铁路企业和物流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公改铁”做深做实。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
完成时限:2024年底前
6.加强公路治超和治污综合治理。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研究“治超”与“治污”政策,从源头上推动“公转铁”“公转水”。要督促、指导属地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进一步强化各辖区内治理工作,保持对超限超载治理的高压态势,推动“黄石—大冶”运输结构调整,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一是强化货源企业尤其是钢铁、水泥、电力等大运量企业的主体责任,坚持关口前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超低排放的要求,试点推行氢能车、电车等绿色运输工具应用;二是强化物流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督促物流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物流运输工作;三是强化属地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形成治理合力;四是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分时分类分步稳妥推进“治超”和“治污”,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政府、新港园区管委会
完成时限:2024年底前
(三)减环节,加快促进多方融合
7.推进国铁地铁一体化运营。积极对接武汉铁路局,争取将黄石地方铁路融入国铁运行体系,推动收费“一单制”。争取黄石通道粮食专用箱优先调配,从而降低污箱的物流成本。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黄石新港多式联运公司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8.完善新港多式联运生产调度系统和物流服务平台信息融合。将铁路作业信息接入新港多式联运生产调度平台,实现港铁调度一体化,减少对接环节,提高通道效率。
责任单位:新港港口公司、市城发集团、新港园区管委会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9.强化多式联运平台公司协调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多式联运平台公司提档升级,强化职能职责,配齐人员力量,加大上中下游市场开拓力度,协调推动内外双循环;强化桥梁纽带作用,整合铁路、港口、航运等资源,实现多式联运供应链信息共享,真正做到全程一体化运输服务。
责任单位:市城发集团、新港港口公司
完成时限:2024年7月底前
(四)补短板,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10.完善港口和铁路等服务功能。完善铁路线网规划,推动疏港铁路二期建设,切实满足腹地企业货物进出需要和通过黄石新港通道中转、贸易的大宗货物转运需求。完善多式联运物流园总体规划,实现铁路进入多式联运物流园,进一步完善物流园大宗散货装卸功能;加快推进棋盘洲铁路站场水铁联运铁矿石等散货装卸功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铁矿石及煤炭等大宗工业品装卸车能力,同步推进新港现代物流园和铁路物流园建设。完善新港园区腹地道路规划和建设,畅通大型企业货物进出通道。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新港园区管委会、市城发集团、新港港口公司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1.加强新港港口货运枢纽功能。加快推进黄石新港粮食中转接卸中心项目,加快中转筒仓、粮食廊道等建设,改善新港物流园区粮食接卸、中转、存储基础设施条件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粮食现代化物流效率,促进水铁联运示范线路高效运转。
责任单位:新港园区管委会、市城发集团、新港港口公司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2.加快山南铁路适应性改造。加强与武汉铁路局对接沟通,加快山南铁路适应性改造进度,确保尽早完工、提高使用效率。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城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4年9月底前
13.推动港口和企业设备更新。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依职责推动相关码头和企业设备更新,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推动港口设备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多种运输方式信息互通。新港港口公司和市城发集团要用好用足新开行贷款和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助力我市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市城发集团、新港港口公司
完成时限:2024年底前
14.争取国家、省战略布点。积极对接国家发改委,持续跟踪大宗商品储运基地规划事宜,争取在长江内河港口中率先突围,将黄石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加快推进大冶湖南岸疏港铁路规划和建设,积极引入武汉铁路局合作投资建设大冶湖南岸疏港铁路,并纳入国铁运营管理,推动收费“一单制”,实现真正融入国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铁路收费高、效率低的“肠梗阻”问题。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新港园区管委会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实行任务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加强工作调度,扎实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配合,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对口部门支持,确保相关配套政策落实落地。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降本增效”的主体责任,坚持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靠前指挥,强力推进,扎实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大增量点的推进和服务。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定工作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并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清单任务。
(三)强化跟踪督办。各有关单位每月25日之前向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对涉及面广、责任交叉的堵点难点问题,市政府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要建立督办调度机制,定期分析进度、跟踪问效,对任务推进不力、进度滞后的单位进行通报。
附件:2024年山南铁路600万吨运量任务分解表